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探讨

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探讨

ID:24926706

大小:6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7

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探讨_第1页
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探讨_第2页
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探讨_第3页
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探讨_第4页
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探讨永州市疾病控制中心湖南永州425000摘要: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微生物检验技术飞速发展,一大批新技术极大丰富了临床检验手段,有效缩短了检验时间,促进微生物检验健康发展。微牛.物实验室及实验人员作为微牛.物检验工作重要的主体,实验室发生意外事件不可避免,检验人员长期与体液、血液及其他标木接触,具有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风险,这些具有较大感染性的生物致病因素,对人类、动植物及环境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在临床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加强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培养微牛.物

2、检验人员牛.物安全防护意识,并积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有利于控制病毒、细菌的传播和感染,确保微生物检验工作顺利进行。关键词: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一、引言至2003年我国爆发SARS病毒爆发以来,我国新发现或再现病原微生物,如H1N1、丙肝病毒、HIV等逐渐成为实验室获得牛.物安全关注的重点[1],这也对微生物检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长时期、大量接触到病毒、细菌等多种病原体,并在空气中肆虑传播,直接威胁着人类及动植物的牛.命健康。为尽可能确保微牛.物检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医院及相关部门应正确认识到微牛.物检验安全的重要性,并深入分析影响微牛.物检验安全的因素,高度重视实验室内感染的控制,一手抓质量管理,一手抓安全管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医学治疗。木文就对微生物危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加强微生物检验人员牛.物安全防护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在确保微牛.物检验结果准确的基础上,进一步保护检验人员的生命安全。二、微牛.物实验室的危害因素在微牛.物检验中,由于涉及到的检验步骤复杂、病菌种类繁多,实验室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事件,给检验人员甚至整个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那么在实验

4、室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存在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实验室及检验人员感染呢?(1)主观因素由于医院检验科工作量大,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导致部分检验人员无法正确地认识工作存在的隐患,无菌观念不强,自我保护意识差,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未佩戴U罩、手套、工作帽等,在检验中吋常用污染的手接电话,在工作场所吸烟、进食及饮水等。由于检验人员主观因素,为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发生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2)生理因素由于多数医院经济条件有限,微生物检验科用房分配不足,实验室内部设计不科学,标本离心操作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标本外

5、溢等容易造成空气、地面的污染[2】。检验工作人员长期接触标本、细菌及病毒等,其呼吸道、内脏等器官难免会受到一定的感染,从而引起实验室感染。在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频繁接触带有传染性的体液、血液等标本,尤其是在实施静脉、末梢采血等操作时,一旦被污染的锐器刺伤,非常容易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地散播到环境中,对人类社会将带来巨大的健康威胁。在多种职业暴露中,被患者血液污染锐器刺伤,接触到浓度含量高的病毒血液,往往只需0.004ml就会被感染[3】。(3)化学因素在检验工作中,必然会接触到很

6、多化学试剂及器械,如显微镜汕镜采用二甲苯擦拭,血球计数仪采用的溶血剂含有氰化钟成分,这些试剂具有一定的毒性,若不及吋处理将造成实验室感染。在实验室进行消毒火菌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消毒火菌剂,如过氧乙酸、甲醛、84消毒液等[4],这些试剂中含有对人体有害成分,容易对人体呼吸道、皮肤、视觉神经及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冋程度的危害,其至是威胁生命安全。(4)物理因素医院检验科设备多,所产生的辐射可能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若平吋不注意防护,对检验人员的长期危害是难以想象的。(1)心理危害微生物检验人员长期处

7、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中,工作任务繁重、工作不定时,常常为了处理突发事件加班加点,加上家人的误解,心理难免会产生一定的问题,表现为精神紧张、精神恍惚等,容易造成工作的失误。三、加强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的相关措施(-)对微生物危害生物因素的防护(1)切断传播途径在微生物检验操作中,检验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常见疾病传播途径,并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在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吋,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采取防护措施,佩戴工作帽、口罩、手套等,针对极强感染性的疾病,应穿隔离衣等防护用具。如果标

8、本污染到清洁区、休息区,应采用0.0%〜0.5%过氧乙酸进行清除[5】。在整个检验工作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做到自我防护,避免标本污染和交叉感染,从根本上切断病毒、细菌传播途径,保障检验人员的身体健康。(2)侵入性操作时安全防护据相关数据显示[6】,血污染针头刺伤后HIV感染率为0.03%,HBV感染率为20%左右,可见侵入性操作过程中出现感染的几率非常大。那么在进行相关操作时,检验人员应树立强烈的自我防护观念,若条件允许,可采用自毁式注射器。在处理锐利器械吋,应积极采取防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