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思想回归自然

放飞思想回归自然

ID:24923610

大小:56.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放飞思想回归自然_第1页
放飞思想回归自然_第2页
放飞思想回归自然_第3页
资源描述:

《放飞思想回归自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放飞思想回归自然一一浅谈数学与生活蔡呈露安徽省怀远县荆芡乡沈郢小学233400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要求:“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牛.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通过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深刻体会身边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对数学产牛.亲切感,增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一、让学生体会身边有数学数学从来就不是书木上的枯燥学问,它的身影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它的价值就来自你我的生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

2、活的密切联系。心理学表明,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切,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H常熟悉的生活中精心选择例题,有目的地让书木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将其兴趣潜能更好地调动起来。这种原汁原味的现实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快乐学习。如:“数数”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数一数班上有几位同学,教师里有几扇门窗,每扇窗户有几块玻璃,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数一数自己有几木书,学具等;回家后数一数自己家里有几口人,几间房子等儿童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具体事物,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就有数学,增强数学的亲和力,激发儿童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

3、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有数学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儿童时期是理性的睡眠时期,不适宜用理性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训练,应当让他们接受大自然的教育,接受经验的教育,接受实际事物,实行行动教育。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进而可以提炼山其中的数学问题,比如,学习相遇问题,教师要带领学生模拟乘车的情景,让学生轮流当乘客开展活动,把枯燥乏味的相遇问题生活情景化,使学生乐于感受接受,易于理解内化。接着让学生讨论怎样列式计算,从而引出算是的含义。这样表演生动真实,费吋不多,激发了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心里素质,在情趣与算理交融中,让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4、三、让数学冋归社会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己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1.看一一用数学眼光观察显示世界数学教学不应该是个只重视求知过程,只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技能,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拥奋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生活的眼晴,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懂得身边处处冇数学。如教学“三角形认识”后,让学生例举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和运用三角形稳

5、定性,学d轴对称后,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说说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学会重量单位后,让学生秤一称自己身体有多重。让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冇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4惯,让学生自觉地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从小培养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培养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的意识。2.说一一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事件数学首先是一种语言,它是人们交流的工具。由于它可以用来存储信息,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数学的语言功能更为突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在不影响知识科学性的前提下,巧妙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童趣化的数学语言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语言交流中学,给课

6、堂教学增添一份异样的色彩。比如,教学除法初步认识后“两种分发的对比”这课时,让学生把12个圆片平均分,分得的份数和每份数的个数不做统一要求,但要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是怎样分的,再用算式表达出来。学生纷纷根据自己的摆法和想法列出了不冋的算式;12除以3等于4、12除以4等于3、12除以6等于2、12除以2等于6。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体会到数学语言的功能,而且理解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真正意义。1.做一一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数学也不例外。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0的。要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方面,

7、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如学完“元、角、分的认识”后,可以将课堂设置成商场,开设“文具店”,“玩具店”让学生轮流当一冋售货员,大家表演买东西,帮助学生认识、使用人民币。这样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冋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求知的心理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冋吋在生活实践中学到了解决问题。总之,数学知识源自于生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它是对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