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915128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师生互动及有效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蒋丽清摘要: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等教学要素产生了深刻变化,课堂师生互动不仅需要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而且迎来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机遇。本文围绕新课程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实践,展开讨论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关键词:信息技术;师生互动;有效策略课堂教学既不是教师的独白,也不是学生的专利,而是有效师生互动中的目标实现,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外在体现,因为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关系的群体。课堂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教学内容为媒介,为达成教学目标而产生的所有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有什么样
2、的师生互动表现,就会产生相应的师生关系,就会体现出与之一致的教学理念。在传统课堂中,师生更多地依赖口头语言、体态语和黑板等有限的媒体实现课堂互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等教学要素产生了深刻变化,课堂师生互动不仅需要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而且迎来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机遇。本文围绕新课程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实践,展开讨论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一、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师生互动策略(一)让思维随指尖自由飞扬师生之间互动,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双方需要建立在共同的知识背景下,保持思维的活跃状态,这样才会有互动的话语权和共同
3、语,实现互动的默契与高效,教学目标的达成才会一帆风顺。然而,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介入,师生之间的互动凭借不仅仅是书本、语言和黑板,而且还有呈现多形态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互动的载体,而且改变了互动的方式,因而师生适应这种新的互动环境和互动需要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否则,必然会造成思维的迟滞和互动的困难。因此,熟练地运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迅速找到信息技术载体上的师生共同关注点,让学生保持思维的紧凑性和流畅性,进行行云流水般的师生互动,就会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例如,我们制作的课件应该简洁而醒目,通过大屏幕投影显示后,再配以激光翻页笔、体态暗示和语言
4、提示,随着指尖掌控自如,使传统的互动方式与信息技术互动方式有机融合,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顺畅,师生互动复杂了,但却照样可以自然而协调。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应用,进一步促成了师生与大屏幕之间的无隙交互,教师可以在白板上呈现重点内容,通过熟练地圈划批注、点击滑动等亲密接触,与白板融为一体,在这种状态下与学生之间展开互动,教与学浑然一体,师与生心心相印。随着手持技术的发展,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通过手指的点击、拖划手持终端,在最短的瞬间参与互动学习,最大限度地减少思维的外在屏障,缩短空间距离,实现隐秘的、自如的信息交流,互动在举手投足间完成。(二)对话是信息的自然
5、流露互动包括语言形式的交流与非语言形式的交流,而“对话”是对话主体在彼此交往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染的过程,是通过语言形式交流,实现互动的最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师生双方在知识结构、生活经验、心理特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要想在课堂中进行对话互动,特别是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的对话互动,师生双方必须建立在共同的话语平台上,而且还要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对称前提之下,否则,就很难实现平等的、一致的对话互动。在现实中,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与学生的知识基础之间的悬殊是必然存在的。就指定的学习内容而言,教师通过钻研教材,搜集材料
6、,其掌握的信息的丰富程度也不是学生通过预习所能比拟的。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堂上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富含“营养”的学习情境,让所有学生获得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对称信息,对话互动成为信息的自然流露;二是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设计符合儿童心理需求的学习活动,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形成和谐的师生对话互动。例如,在教学四年级语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的第3自然段时,首先播放一段介绍国际互联网上丰富内容的Flash动画,拓展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悟;接着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又以自己在网上购买翻页笔的经历,边解说边再现演示购买过程;既而又投影出示“网上下棋”
7、“网上订票”“网上交易”“网上会诊”等图片和提示语,启发学生用“可以……可以……还可以……甚至可以……”说话表达;最后又进一步启发“突然有一段时间,国际互联网突然中断不能互通信息了,人们原本打算……但是现在只能……”。整个教学过程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网上生活的丰富信息,而且完全沉浸在真切的情景中,特别是创设的虚拟对话活动,让师生之间的对话互动进入“话”思如泉的境界,有效达成了“体会互联网的奇妙以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一教学目标。(三)动态调整来自准确反馈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不是无目的的随意互动。特别是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学目标,带着目的实现有意识的互动,并且是
8、在预设基础上的、不断进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