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失眠证72例临床疗效观察

归脾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失眠证72例临床疗效观察

ID:24911148

大小:7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归脾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失眠证72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归脾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失眠证72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归脾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失眠证72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归脾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失眠证72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归脾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失眠证72例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归脾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失眠证72例临床疗效观李强汝阳县人民医院河南洛阳471200【摘要】目的:探讨归脾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归脾汤加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行针刺治疗。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PSQI的评分量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病例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针刺;归脾汤;失眠症失眠症是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以睡眠时间、深度及消除疲劳作用不足为主的一种病症

2、。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症已成为临床上困扰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流行病学调查,目前我国失眠人数已达120万〜140万[1]。短期的失眠会使人的注意力下降,长期失眠则会引起人在感知方面变化,如免疫功能下降、记忆力下降、性格改变等。同时亦可诱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疾病[2]。患者长期使用催眠药易产生依赖性,而中医药特色治疗、无毒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笔者应用归脾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失眠症效果安全可靠,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选取我科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72例。按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患

3、者,平均年龄43.5±6.42岁;病程5-22个月;其中轻度失眠19例,中度失眠12例,重度失眠5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4.1±5.53岁;病程6-21个月;其中轻度失眠20例,中度失眠12例,重度失眠4例。两组的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心脾两虚型不寐的诊断标准评定。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4]得分7分以上。1.3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及证候分型,排除脑血管病、精神病、肿瘤、及外伤患者。2治疗方法2.1对照组:予归脾汤加减口服治疗。方药如下:党参15g,龙眼

4、肉I5g,黄芪12g,闩术12g,当归12g,茯神12g,酸枣仁12g,远志12g,木香3g,合欢皮10g,夜交藤10g,炙甘草6g。心血不足重者加熟地、阿胶、白芍;脾虚重者加苍术、半夏、厚朴。上述药物加水文火煎至400ml,15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2.2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针刺治疗。方法:取俯卧位,用长度40mm、直径0.25mm的毫针。主穴百会、四神聪、印堂、神门、三阴交;配穴:心俞、脾俞,主穴采用捻转平补平泻法;配穴用捻转补法;留针30min,每lOmin以相同手法行针1次。疗程同对照组,治疗后统计疗效。3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3]治愈:睡眠正常,伴有症状消失,

5、PSQI得分7分以下;有效:睡眠吋间延长,伴有症状改善,PSQI得分下降。无效:症状无改变,PSQI得分无明显降低。3.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plUSmn;S表示,如果符合正态性与方差齐性用两样本比较t检验,如果不符合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3.3治疗结果3.3.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见表14讨论失眠症,中医称之为“不寐”。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睡眠是在神志安定的状态下,阴阳之气有规律

6、转化的结果,一旦这种规律被破坏,就会导致不寐的发生。中医认为失眠症病因病机为,劳倦或思虑过度,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脾伤则食少,纳呆,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不能上奉于心,而致心神不安。失眠的关键是心神不安,本次研究治疗失眠的基本法则是在调整阴阳、平衡气血的基础上补养安神。笔者依据中医理论,辩证论治,运用归脾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疗效显著。归脾汤是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经典方药。方中党参、黄芪、白术重在补益脾7气;当归、龙眼沟滋养营血,补血养心;茯神、酸枣仁、远志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本方心脾同治,气血并补,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血足则心

7、冇所养。心血不足重者加熟地、阿胶、白芍以养心血;脾虚重者加苍术、半夏、厚朴以健脾燥湿,理气化痰。诸药合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心神安定,则夜能寐。《灵枢·根结》记载:“用针之要,在于调阴于阳,调阳于阴,精气乃光,合形于气,使神内藏”。针灸能根据症状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胜偏衰,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本研究选取百会、四神聪、印堂、神门、三阴交等穴进行针刺治疗。百会穴为督脉穴,内络于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