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905528
大小:68.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16
《《道士塔》教案(网友来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道士塔》教案(网友来稿);张咸竹东北师大【教学目标】1。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及其内在联系。2。体会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3。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教学重点】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教学难点】体会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教学方法】讲读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文导入】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宗教方面的小知识。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他们羽化后,一般有两种葬法,一个是坐缸,就是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盛殓遗
2、体。而佛教徒呢,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但是在七十余年前,在祖国大西北的佛教胜地——甘肃敦煌,却有一个道士在死后被葬在佛徒使用的塔中。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他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学习这篇《道士塔》。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余秋雨,江苏余姚人。是我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作品有文艺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的第一篇。【教学进程】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在一开篇,就
3、向我们交代了他所要描写的对象是莫高窟门外河对岸的塔群,是怎样描述这些塔的呢?(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驰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请同学们看这幅图(教师依据王道士塔图手绘覆钵式塔简图)。塔这个词于印度。传说当年有弟子问及释迦牟尼身后之事,佛祖将袈裟叠成四方,铺在下面,又将钵盂倒着扣在袈裟上,又把禅杖立于钵盂之上。后来的佛徒弟子就依照这种形状建塔来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这种塔呢,就被称为“覆钵式塔”。后来这种塔随着佛教的传入也传入了中国,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和我们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覆钵式的塔已经被我们改造成亭台式或楼阁式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形状的
4、塔了。原有的覆钵式的塔到今天只存在于藏传佛教建筑中。在莫高窟看到的几座僧人圆寂塔,就是这个样式。今天北京北海的白塔,其型也属于这种覆钵式的塔。大多数的塔都已经十分破败了,只有一座塔保存的比较完好,自然引起了的兴趣。移步向前,发现塔上还有碑文。这不读还罢,一读之下,竟然是猛然一惊!为什么吃了一惊呢?且看下文。啊!原来“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这个王圆箓究竟有何能耐?能让我们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余秋雨倒吸一口凉气,吃了一惊呢?是他长的青面獠牙的,而且把照片贴在坟墓上,把凑上前去细看的吓着了吗?不是,因为“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罪人竟葬于此塔之内,难怪要吃了一惊
5、呢!“我看过他的照片”,原来以前是预览过王圆箓的尊容的,下面就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描述一下是怎么描写王道士的。(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老师这里有几张王道士的照片请同学们看一下(教师出示图片)。从照片上看,王道士非常瘦小,长的并不吓人。王圆箓是湖北麻城人,他小的时候,因为家乡闹灾荒,不得不随家人远走他乡。曾西行流落于陕西、甘肃等地。后来他入了伍,在肃州(今酒泉)巡防营当了一名兵勇。退伍之后,他又重新回到那种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中了。当时的他是很想有一个正式的社会身份来维持自己的生存的,抛开当时民生凋敝的大环境不谈,仅
6、就他个人条件来说,流离失所穷困潦倒又大字不识身无长物的他也实在是难以找到较好的安身立命的法子。于是他选择了出家当道士。当地一名叫盛道的道长收他做了弟子,给他取了法名:法真。王圆箓选择出家这条路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王圆箓在出家前就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其次,虽说当时的社会状况已经糟透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他们生活的越痛苦,他们的精神就越需要有一个慰藉来保证他们不至于崩溃。而宗教呢,无疑是他们能找到的最为廉价的麻醉自己的精神鸦片。由于信徒众多,所以相对来说,僧侣道士等宗教人士的日子还是好过些的。这样看来,王圆箓选择了这条路还是比较明智的。但是也许
7、是他过惯了那种漂泊江湖自由自在的日子,当了道士的他并没有安下心来做一个念经布道的道士,而是继续西行。有一天,他来到了敦煌的三危山下,不禁感叹:“西方极乐世界,其在斯乎!”。于是他便留在了这里,那一年他已经四十七岁了,已近半百的他便再未云游过。王道士把持了莫高窟以后,将绝大部分敦煌文物盗卖给外国人。现在全世界共有敦煌文物五万余件,其中大约四万余件在国外。在我国的考古学界里流传着这么一句令人伤心的话:“敦煌在中国,但是敦煌学却在国外。”由于研究材料极其有限,我们的专家想要研究我们的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