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96580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策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策略探究 【摘要】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情怀,体验数学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情境;数学教学;质疑;想象;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境中,学生就会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情境教学”已成为课改以来数学课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约八成以上的数学课堂创设了情境,这
2、其中一些新颖、有趣,富有思考性的情境教学令人拍案叫绝;创设情境,要有趣味性、新颖性、生活性和时代气息,更要有科学性、思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情境?如何去创设这样的有效情境?这是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共同探索的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课堂上创设情境的方法。 一、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5 数学情境创设的本意是给纯数学加入一点人情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下学好数学数学情境的创设应该与所要探索的知识有内在的联系,根据实际需要去创设情境。只有主次分明,有机结合,才能使情境更有价值。新教材的学习内容大都配有主题图,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时,充
3、分挖掘主题图的内涵,设计情境串。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情境一(导入):学生进入熟悉的学校开运动会的场面,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把学生引入探究的领域。情境二(新知):来到跳绳比赛现场,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情境三(巩固):买饮料中的问题、买图书中的问题、买跳绳中的问题、情境四(延伸):买毽子中的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有多么广阔,学习的天地就多么广阔。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把数学与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去观察生活
4、,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数学地思考。 二、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 故事,是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的。因为故事的情节引人入胜,能够引起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儿童故事里充满了令孩子向望的童话世界,他们能从故事中的人物身上找到与自己心灵产生共鸣的情感体验,能从故事幽默风趣的言语中得到开心的一笑,能从故事的寓意里得到感悟和引发思考,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采用这种方式,学生的情感最投入,积极性也容易被调动起来。如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开课就从学生早已熟悉的“乌鸦喝水”的故事着手,通过多媒体课件把乌鸦喝水的经过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大家面前。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优美的画面、动听的儿歌所吸引,老师好奇的问学生
5、们“5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呢?为什么石块放到瓶里水会上升呢?这样学生带着兴奋与好奇积极投入到有关体积的学习中,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亲身感受到了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体积概念在脑海中建构起来。在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倍感数学的魅力,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也愉快。 三、创设有冲突的质疑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
6、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如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提出圆面积一定要用“s=πr2”这个公式来计算吗?老师面带微笑,引导性地问:“那么你说呢?”学生自豪地回答:“圆剪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宽是圆直径的一半,因此我认为:s=1/4cd=1/4πd2。”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疑,敢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哪怕是一点点的不同,也值得赞扬,毕竟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教师要鼓励探究性质疑,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学生在上课时,对老师提出的质疑情境有好
7、奇心和求知欲,根据这一特点,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有空间的想象情境5 科学家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