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94976
大小:506.18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16
《电压电阻精品复习导学案超详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冈立传智能教育中小学各科功课快速提分辅导方案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导学案学生:课题电压电阻时间2012年月日剩余课时课型复习课时3主备人张婉审核人教学目标:(1)知道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能正确地将电压表接入电路并读数;(2)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3)知道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方法。教学重点:归纳出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教学难点:电压知识在电路中的综合运用知识网络和知识点:电压电阻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
2、提供电压的装置。15快乐学习,快速提分,快人一步!地址:石龙镇汇联步行街3号楼3楼成才热线:0769—89873547黄冈立传智能教育中小学各科功课快速提分辅导方案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或电路是闭合的)。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或“xxx”中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 (二)电压的
3、单位 1.国际单位:V 常用单位:kV 、mV、μV 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符号: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4、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Ⅰ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15V以内就可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四)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电流表电压表异符号连接串联并联能否直接连接电源不能能量 程0~0.6A0~3A0~3V 0~15V每大格0.2A1A1V
5、5V每小格0.02A0.1A0.1V 0.5V内阻很小,几乎为零相当于短路(导线)很大相当于断路(绝缘体)同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每大(小)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 (五)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15快乐学习,快速提分,快人一步!地址:石龙镇汇联步行街3号楼3楼成才热线:0769—89873547黄冈立传智能教育中小学各科功课快速提分辅导方案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
6、,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二、电阻 (一)定
7、义及符号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二)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00KΩ 1KΩ=1000Ω (三)影响因素 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
8、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 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4.结论理解: ⑴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⑵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记住:ρ银<ρ铜<ρ铝,ρ锰铜<ρ镍隔。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电阻小,减小了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