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

数学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

ID:24891743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数学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_第1页
数学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_第2页
数学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_第3页
数学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分层教学实践与探究  数学教学需要面向所有学生,符合所有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均有机会接触、研究自己所感兴趣的数学现象或问题,尽最大可能地挖掘出每个学生的潜能.如何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可以很好地实现这类教学目标.  下面为分层教学的具体实践和探索.  1.学生分层  为使课堂教学与不同学生的各自差异相适应,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教学信息,且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层次性、有效性及目的性,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把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  那么,如何来划分层次呢?需要

2、按照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状况,并从学习成绩和在课堂上的反应、思维、习惯及态度等方面,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征,其具体如下:  A层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课堂上不能认真听讲,无法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学习习惯较差,无法按时完成作业.  B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兴趣,在课堂上尚可以专心听讲,可完成作业,学习习惯较好,但自学能力差且缺少学习的主动性.  C层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基础,课堂上认真听讲,能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

3、趣,而且有着比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4  2.教学目标分层  实行分层备课是分层教学的关键环节.依照教材知识体系及学生认知情况,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各自教学目标,且把各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从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教学目标.在备课过程中实行分层备课,对各层次学生提出各自要求.具体步骤为:对于A层的学生,教师的问题设计应该着重于基础,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让其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而不需要深入地学习;对于B层的学生来说,基础知识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适当的在问题里面增加一些难度,使其能够

4、形成一定的思维发展和认知能力;对于C层次的学生,在问题设计时就要注重灵活性和难度相结合,让其在充分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发挥自身的创造性.  例如,在讲解有关解直角三角形的习题时,教师可以分别制定出以下几种基本目标:①学生能够很熟练地说出三角形的重要性质;②学生可运用这三个重要特性解出相关题目.较高的教学目标为:①学生可以非常快地解出有关三角形习题,并给出正确的答案;②学生能够很熟练地掌握一些常用的解法,并通过作辅助线或者数形结合等多重手段来求解难度比较大的习题.要求A层次的学生达到符合基本教学目标的要求即

5、可,B层次的学生在要在达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还要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C层学生则应实现较高教学目标,可解相关习题.  3.教学过程分层4  我们要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整个课堂的教学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上教师一定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及时通过调整教材的难易程度和教学的进度来实现分层教学,使得更多的学生都能够在数学的教学课堂上取得收获.  4.课堂作业分层  设计系统的课堂作业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对每个课时的作业进行精心设计,对各层次

6、的练习要安排好,题目难易程度合理,供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确保练习的效果.练习分为基础题与提高题两大类.  5.评价考核分层  (1)评价分层.评价基本要求是要具备差别性和鼓励性.实现分层激励,感受成功,对A层注重表扬与肯定,一旦取得进步,应进行及时表扬.在课堂练习时,教师应该优先考虑低层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当学生要求发言的数量较多时,优先让A层学生发言,并要求其他同学进行观察、研究以及批评指正,从而得出新思路和新解法.对B层学生着重给予鼓励;对C层学生侧重评价,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2)考核分层.应按照

7、基础题、提高题、综合题与附加题来出题.用同一套试卷进行测验,A、B、C层学生对题目的要求显然不同,要求基础题都必做,提高题、综合题和附加题,C层学生必做;B层学生部分题可以选做;A组可以不做,依照评价结论,思考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调整教学进度,优化教学方法.4  总之,分层教学的实施虽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及不足,然而它却有效结合了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激发出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给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且减轻了其学习负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怎样运用这种教学手段以更好地发挥它的功能,还需在以后的教学

8、实践过程中进行学习与探索.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