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80363
大小:94.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1-16
《大陆与台湾地区妨害风化犯罪比较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陆与台湾地区妨害风化犯罪比较探析【摘要】妨害风化行为在两岸法律体系中评价不尽相同,由于知识传统的道路选择不同以及对于风化的不同理解,两岸在立法、司法实务和学术探讨中均存在较大差异,对于这些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弄清此类犯罪的本质特征,以利于将来在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中提供参考。【关键词】法律文化;风化犯罪;刑事立法;论文下载今年10月,一则名为《广东男子因流氓罪潜逃28年被捕当年受害女子已成其妻》的新闻在各种媒体上被广泛传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流氓罪这一在现行刑法中早已消失的罪名的关注,以现代人的目光来看,很多人难以理解强行拥抱中意女子何以致罪上身?然而,追溯此判决的真实旨
2、趣,对其定罪量刑并非完全出于对受侵犯的自由权的保护,而更有可能是因为其行为构成了对于上个世纪70-80年代在人们思维观念中被普遍接受的某种社会习俗的冒犯。因而,在此种意义上而言,流氓罪中很多的具体行为实际上是妨害风化的行为。 对于这种败坏社会风气、挑战社会公序良俗以致于破坏群体最低度生活秩序的行为,在许多国家的刑法中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如法国、日本、奥地利、瑞士等国,他们大多都设专章或专节规定了此类犯罪,只是在具体称谓上略有差异,诸如妨害公共道德及风俗的犯罪、妨害公共风俗罪、违反善良风俗罪等。{1}台湾地区法律体系的建构深受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的影响,故而在台湾地区刑法中也设
3、有专章(第十六章之一)对此类犯罪进行了专门规定。然而,反观大陆刑法,随着1997年新刑法的修订,流氓罪被取消,而该罪中所包含的涉及风化犯罪的部分,以及原1979年刑法中其他涉及到风化犯罪的法条在新刑法的调整中并未对此做出归类,而是散见于刑法分则的若干章节之中。因此,在大陆刑法中没有统一的妨害风化犯罪的归类,似乎忽略了对此类法益的保护,放任了其对公序良俗的伤害,这与我国沿袭了几千年的文明教化传统似乎显得极不协调。 鉴于此,统观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相关规定,我们不禁思考: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相同或相近之处甚多,何以在此问题上差异如此之大?笔者不揣浅陋,拟以台湾地区刑
4、法中妨害风化犯罪的法条为基础,结合大陆刑法中相关法律条文展开比较分析,以期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为完善涉及此类犯罪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一、两岸妨害风化犯罪的现状比较 在台湾地区刑法中,妨害风化罪原来包含有两大类:一是妨害性自主罪,二是妨害风化罪。后来1999年该法对有关性侵害部分做出了一些调整,将分则中第十六章(妨害风化罪)中妨害性自主罪部分独立出去作为新的第十六章出现,而将剩余的原第十六章中的妨害风化罪规定为第十六章之一,使得如今本章所包含的犯罪类型并不多,主要包含在第230~236条中,即第230条血亲性交、图利使人为性交猥亵罪(第231条及第231-1条)、引诱
5、容留他人性交猥亵(第232条、第233条)、公然猥亵罪(第234条)、散布贩售猥亵物品(第235条)。因为在台湾刑法中对于此类犯罪有了明确的规定,故而在台湾的刑事司法实务中,以此类罪名定罪量刑的案例并不鲜见,如2008年台北一男子在书店内裸露私处,涉嫌妨害风化以公然猥亵罪遭判6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009年台湾男子蔡秉翃网拍舒淇露点写真,被判妨害风化遭到拘役。{2} 同时围绕着法律条文的规定以及对具体案例的解读,在台湾刑法学界对于此类犯罪的学术探讨也就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台湾刑法学者在他们的论著中对本章及其各个罪的研究均较为深入,如陈朴生、林山田、甘添贵、褚剑鸿、林东茂等均
6、在各自论著的刑法各论中对本类罪名有较为详尽的阐述,其他以论文、会议纪要等形式述及该章节犯罪的更是不胜枚举。[1] 而在大陆刑法中,由于未对此种犯罪做出归类,而是散见于刑法分则的若干章节之中。因此,在大陆的刑事实务中,一般是以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为类罪名来追究被告人行为中的事实上妨害风化的因素,但是这两种类罪名究其保护的法益而言,与妨害风化犯罪所保护的法益相去甚远。故而,在大陆刑法中没有也不可能出现以妨害风化罪为类罪名而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案例。 然而在学术探讨的层面,大陆刑法学者以此为类罪名并展开研究的论著并不鲜见。[2]而研究均以妨害风化的犯罪统
7、而概之,针对若干具体罪名,诸如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传播淫秽物品罪等犯罪加以阐述,但是作为统括的妨害风化犯罪却并没有给出完整准确的定义,这使得在大陆的刑法研究中,风化犯罪还仅仅是存在于学术探讨中的学术名词,它没有统一的概念,也没有相对明确稳定的具体罪名范围,更没有可以类型化的侵害法益,因此对于在大陆刑法中妨害风化犯罪研究而言,实际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 二、造成两岸对妨害风化犯罪存废的背景及原因分析 风化犯罪或曰妨害风化犯罪实际指的是我们俗语中的有伤风化的行为,我们往往以道德教化的方式即可进行有效约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