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梅毒合并感染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检测分析

浅谈梅毒合并感染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检测分析

ID:24869112

大小:69.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浅谈梅毒合并感染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检测分析_第1页
浅谈梅毒合并感染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检测分析_第2页
浅谈梅毒合并感染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检测分析_第3页
浅谈梅毒合并感染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检测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梅毒合并感染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检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梅毒合并感染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检测分析黑龙江省铁力市中医院黑龙江铁力市152412【摘要】目的:对梅毒合并感染肝炎患者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7月一2016年1月在该院治疗梅毒的患者33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在该院健康体检患者33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观察组中乙肝病毒感染率30.72%,“大三阳”的阳性率为50.98%,“小三阳”的阳性率为39.22%;对照组中乙肝病毒感染率17.91%,“大三阳”的阳性率为30.56%,“小三阳”的阳

2、性率为55.55%。两组患者乙肝病毒携带率、“大三阳”的阳性率及“小三阳”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健康患者,梅毒患者乙肝病毒的感染率较高,应对梅毒患者在乙肝病毒的传播上加以重视。【关键词】梅毒;感染肝炎;乙肝病毒;前言:梅毒是指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主要以性接触和血液传播为传播途径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1]。梅毒的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对人体危害极大。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性病总体上的发病率呈逐年上涨趋势,并且上升速度最快的以梅毒为主[2]。乙肝病毒和梅毒同属于血源性和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为了了解

3、梅毒合并感染肝炎患者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为临床研宄提供有效的依据,该研究通过对2013年7月一2016年1月间33例梅毒患者和33例健康体检患者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该院治疗梅毒的患者33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在我院健康体检患者33例,将其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在4-87岁之间,平均年龄(54.1±4.8)岁;对照组中男12例,女21例,年龄在3-90岁之间,平均年龄(55.7±4.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4、>;0.05)o所有患者均同意接受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2方法两组患者均按照试剂盒的操作说明,在试剂冇效期内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原抗体抗-HBs、核心抗原抗体抗-HBc、E抗原HBeAg、E抗原抗体抗-HBe等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当表面抗原HBsAg阳性、E抗原HBeAg阳性及核心抗原抗体抗-HBe阳性吋俗称为“人三阳”;当表面抗原HBsAg阳性、E抗原抗体抗-HBe阳性及核心抗原抗体抗-HBe阳性吋俗称为“小三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后乙肝病毒的携带情况及两组中HBsAg阳性患者乙

5、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的结果。1.3统计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1.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后乙肝病毒的携带情况,观察组中59例HBsAg阳性,乙肝病毒感染率30.72%;对照组中72例HBsAg阳性,乙肝病毒感染率17.91%,两组患者乙肝病毒携带率比较差异冇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两组中HBsAg阳性患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的结果,两组患者中占多数的是“大三阳”和“小三阳”,观察组“大三阳”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

6、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三阳”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2.结论梅毒患者作为梅毒唯一的传染源,梅毒螺旋体广泛存在于患者血液、精液、唾液及乳汁中,约有95%患者是在皮肤黏膜微小破损处通过性接触被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乙肝病毒除了可通过血源性传播经过血液、尿液、精液等多种体液排出体外的乙肝病毒外,还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艽病原传播方式与梅毒传播方式基本相同[3】。有调查研究显示,梅毒患者中有约60%患者的具奋性行为不洁的不良生活>』惯。由于乙肝病毒也可经过性接触传播,因此

7、不良的性生活惯与乙肝病毒的传播也密切相关。奋研究报告显示,大多数梅毒患者阴道分泌物和精液中都存在表面抗原HBsAgo该研究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后乙肝病毒的携带情况,显示观察组中59例HBsAg阳性,乙肝病毒感染率30.72%;对照组中72例HB-sAg阳性,乙肝病毒感染率17.91%,观察组乙肝病毒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结果与郭满盈等研究结果相符。导致梅毒患者乙肝病毒携带率高于正常患者的原因是患者的皮肤和黏膜是梅毒螺旋体在人体内易侵及的组织,皮肤和黏膜被侵及后发生破损而导致溃疡和糜烂,组织的正常保护屏障遭到了破坏

8、,大多数梅毒患者又具奋性行为不洁的不良生活惯,使得在性接触过程中内外生殖器的溃疡糜烂处极易被乙肝病毒感染,患者通过黏膜的溃疡糜烂处使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唾液、精液及阴道分泌物等体液进入人体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