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6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6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案

ID:24844601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6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6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案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6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案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6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案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6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案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6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6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十六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考题型【考纲解读】1.一般采用三道主观题形式出现,呈现出一种较为稳定的模式,总分18分。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必考内容。3.注重考查考生对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知识要点】一、文体特点论述类文本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既是探讨科学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手段,也是概括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文字载体。论述类文本一般是先提出论题或论点,然后选用各种材料,运用各种方法,分层次、分

2、角度阐述文章的这一论题或论点,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最后总结全文。明确了这类文章的写法和思路,有利于考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二、阅读技巧1.分段或者分层阅读全文,逐段或逐层概括段意或层意。遇到个别语句不懂时,可以先跳过去,等全文读完,再回读。2.要抓住中心句和关键句,尤其是起始句、结束句和结论句,明晓每段要表达的意思;找出作者的观点(分论点和中心论点),明确作者要证明、阐发什么,是怎样论证、阐发的,用了哪些论据和方法,论点与论据有怎样的联系等。3.要把握论证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清

3、论证结构(并列式、递进式、总分总式、对照式等)。三、“理解题”2大常考题型概念含义理解题和句子含意理解题都属于理解类题,测试要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词语)含义”就是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解答概念(词语)属性、内涵和外延的基本材料。“属性”是指概念(词语)的性质及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内涵”是指概念(词语)所包含甚至是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外延”是指从概念(词语)性质出发向外引申所关联的现象或事物。这一题型常常有三个命题角度:反复强调的概

4、念(词语)、特殊指代义的概念(词语)、有修辞意义的概念(词语)。2、句子含意理解题,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在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上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句子含意一般要从三方面考虑:①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②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③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文中的重要句子可划分为以下重要类型:类型解读从内容上看是指能揭示文章大意、主旨的句子,以及段落中那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句子从表达方式上看是指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和那些发表议

5、论的句子从结构上看是指那些能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以及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句子从修辞上看是指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反复、象征等手法的句子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句子【典型例题】一个人事业上之成就与其能力为正比例,且自文明进步,分工愈精,则能力之专门化亦愈密,能于此者未必亦能于彼,故与事业之成就为正比例的能力,尚须注意其所专者是否适合其所为。果有相当的能力,而此相当的能力又适合于所做的事业,其效率之增设,业务之发展,实意中事。……此①即所

6、谓“能其所为”与“为其所能”合而为一。故有志于某种事业者,与其临渊羡鱼,毋宁退而结网②,结网无他,即对于事业所需要之能力先加以充分的准备。能力之养成,常有待于实际应付问题与处理事物时之虚怀默察,及领悟诀窍。故“学”与“为”常可兼程并进,互有裨益。在此原则下,虽最初未所能,或能而未精;只须肯存心学习,未尝不可由“为”而“能”。古往今来有不少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物,虽未有领受正式教育之机会,而犹能利用其③天赋,由困知勉行而奉然有所树立者,都是由这条路上出来的。……指出下面两个加点指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7、6分)(1)①处的“此”所指代的是:(2)③处的“其”所指代的是:班级:姓名:学号:得分:【拓展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心境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还可以进一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

8、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日本人小林一茶有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懂得这一句诗,便懂得我所谓静趣了。(选自朱光潜《谈静》)1.(词语含义理解题)作者所说“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6分)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