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40513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6
《e·迪尔凯姆范式:道德社会学的滥觞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E·迪尔凯姆范式:道德社会学的滥觞论文.freelile.Durldaeim)的“社会学是从他的道德立场生发出来的。”在他的几部主要著作中,“从《社会分工论》到《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包括《自杀论》在内,他所关心的主要事情一直是解释道德的本质和道德的社会作用.freel.)的《论法兰西的道德统计学》获蒙蒂昂大奖,他是第一位以道德分析为题荣获此奖项的学者。1864年又出版了《英国与法国的道德统计学之比较》,引起非常大的反响。根据凯特尔(QuetclctL.A.)1831年7月9日宣读的论文,可以证明,古雷利应该是道德统计学的创立者。继古雷利之后,道德统计学作为
2、一门新兴学科,取得了长足进展,出版了许多“道德统计学”方面的著作,比如德罗比施的《道德统计学》(1849)、《道德统计学与人类自由》(1867)等。迪尔凯姆就是承继着古雷利开辟的实证主义的、道德统计的方法论传统,致力于道德社会学的研究的。运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运用道德统计的方法研究道德事实,迪尔凯姆提供了一个经典的研究范例,那就是《自杀论》。“自杀论”研究的是“每一个社会在它历史上的每一个时刻都有某种明确的自杀倾向”,这种倾向的强度用“自杀率”来衡量,那么,自杀率就是一种客观的社会事实,而且是一种道德事实,既然是一种客观的社会事实,那么,对它的研究就要遵循最
3、基本的规则即“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对自杀率变化原因的分析就要遵循“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另外,“一切比较重要的社会过程的最初起源,应该到社会内部环境的构成中去寻找。”而在社会内部环境的构成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属性,一种是“社会容量”(社会单位的数目);另一种是“动力密度”(集合体的纯精神的凝结力)。这些原则,迪尔凯姆在分析自杀的类型、解释自杀率变化原因的过程中,都作了充分的运用。自杀论的研究也充分运用了道德统计的方法,“涂尔干用堆成山一样的关于自杀的数据来建立他的理论”,这些自杀的统计数据主要是司法统计局塔尔德先生为他提供的;另外也有莫塞利提供的材料;还
4、运用了厄廷根的《道德统计学》(1882)中的大量的数据。在这本著作中,“迪尔凯姆是如此有才能地完成了理论和调查的组合,以至甚至在今天的社会科学中也被赞誉为调查研究的典范”,《自杀论》无疑是道德社会学的一部奠基性著作。三、道德社会学的任务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任务,任务的确定往往植根于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以及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结构的要求。迪尔凯姆道德社会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具体道德事实研究,对现实的社会状况做出诊断,提出医治社会病态的方案,从而使社会维持正常状态。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有正常与病态之分,因此,提出“关于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道德事实同样有
5、正常与病态之分,对道德事实的研究就是从正常与病态的“社会分工”开始的。在迪尔凯姆的眼里,“社会分工”具有道德属性,是一种道德事实,“正因为分工需要一种秩序、和谐以及社会团结,所以它是道德的。”正常状态下的社会分工,其功能并不象人们通常所认为的是“文明的源泉”,“分工所产生的道德影响,要比它的经济作用显得更重要些,在两人或多人之间建立一种团结感,才是它真正的功能。”即分工的真正功能是“社会团结”,由分工所产生的社会团结的类型是“有机团结”,正常状态下的分工使得社会团结加强,而且,分工会随着“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而不断进步。正是分工的这种功能
6、,使得社会成为可能。“分工的作用不仅限于改变和完善现有的社会而是使社会成为可能,也就是说,没有这些功能,社会就不可能存在。”但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是,分工表现出了许多病态的形式,最普遍和最重要的病态有三种,即“失范的分工”、“强制的分工”、“过于发达的分工”,这几种分工形式,非但没有带来社会团结,相反,却带来了“截然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结果”,或者“使有机团结发生断裂”:或者使“团结本身也就成了既很不完善、又常遭侵扰的形式了”;或者“团结的纽带松弛下来,松散和混乱的状态就产生了”,无论哪种病态形式,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社会的混乱。如何医治这种病态?迪尔凯姆认为
7、,要想构建一个更大规模的社会,必须以分工的发展为前提,分工产生团结,更重要的是“它在人与人之间构建了一个能够永久地把人们联系起来的权利和责任体系……分工也产生了各种规范,可以保证相互分化的各种功能进行稳定和正常的协作。”可见,是分工产生的规范保证了各种功能之间的协作是否正常,而这些功能能否正常协作,又直接体现为社会的健康或病态。同时,迪尔凯姆看到,“只有规范还不够,还必须要有公平”,而在社会由低级的环节社会进入到高级的组织社会、集体意识的力量不断弱化,个人信仰、个人人格的力量不断加强的状态下,道德在塑造社会公平的过程中越发显出合理性,然而现实中的道德却“正在
8、经历着骇人听闻的危机和磨难”。这样要克服社会病态,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