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的教育困境及解决路径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的教育困境及解决路径

ID:24839669

大小:11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6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的教育困境及解决路径_第1页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的教育困境及解决路径_第2页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的教育困境及解决路径_第3页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的教育困境及解决路径_第4页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的教育困境及解决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的教育困境及解决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的教育困境及解决路径  摘要:农村社会转型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直接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由于隔代监护人和父母的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和隔代监护人及父母的矛盾、学校与家庭的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社会化、安全等方面面临一定的困境。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走出教育困境,可以选择以下路径: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明确家庭教育责任;发挥学校教育优势,提供教育服务平台;加大扶持力度,建立社区保障体系;善于自我调节,形成健康心理状态。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教育困境;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志码:A文

2、章编号:1673-9094(2013)02-0007-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强调逐步实行普惠举措,体现了国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我国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按教育主体分类,农村留守儿童大概分为四种类型,即隔代监护型、单亲监护型、上代监护型、自我监护型。有调查显示,72.5%的农村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约有10%的农村留守儿童与外公外

3、婆生活在一起。[1]可见,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的比例很大,对隔代监护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10  一、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教育问题的困境审视  隔代监护关系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社会化、安全等方面面临一定的困境,即:监督指导缺失,学习自觉性差;情感依托缺失,心理健康失衡;亲子教育缺失,社会化不健全;隔代监护不力,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1.监督指导缺失,学习自觉性差  首先,隔代监护人教育观念滞后,存在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监护倾向。隔代监护人往往只重视儿童“吃饱穿暖”这种浅层次需要,忽视其学习等其他方面需要。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

4、生学习自主性比较差,这样会使孩子的学习意识变得淡薄。其次,隔代监护人文化水平低,辅导能力不足。隔代监护人的年龄多在50-70岁之间,他们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隔代监护人无法进行有效的指导。一项调查中,当被问及“临时监管人是否对你的学习进行辅导”时,有98%的学生回答“没有”。孩子本身自控能力差,这种“大撒把”式的教育,其后果的严重性可想而知。[2]  2.情感依托缺失,心理健康失衡  因为常常会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所以,农村留守儿童常常难以获得归属感。蒙台梭利曾说过:“母亲必须喂养子女,当她出门时不应

5、单独将他们留在家中。儿童需要‘营养’与联结母子间的‘爱’,因为她们可解决儿童适应上的困难。”可见,亲子关系对儿童具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即弗洛伊德所说的“超我”10牢固形成阶段,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与引导。但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远在他乡,无法及时满足这种心理需求。隔代监护人虽然是亲密亲属,但是隔代监护关系代替不了亲子关系。长期处于隔代监护关系中,儿童心理发展可能会出现偏差,如敏感、任性、冷漠、内向、孤独、意志力薄弱、自卑、暴躁等。研究表明,近6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3],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

6、情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4];农村留守儿童中有27.4%有焦虑心理,27.6%有抑郁心理,24.5%有恐惧感心理,22.7%有易怒心理,57.6%有过失行为,35.2%有说谎行为,7.4%有偷窃行为,30.6%有攻击行为,41.3%有破坏行为[5]。  3.亲子教育缺失,社会化不健全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定型,属于他律发展阶段,很少能约束好自己。亲子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会造成影响。第一,技能社会化发展不健全。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及学习能力减弱、人际交往存在障碍。儿童心理学认为,儿童和母

7、亲的关系决定儿童是否能对世界产生信任感,如果母亲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关注,孩子大都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二,价值体系社会化发生扭曲。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的扭曲,如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第三,影响规范社会化的形成。表现为:传统美德失范,道德行为不良,漠视社会行为规范、法律法规。皮亚杰通过对儿童认识形成过程的研究发现,低龄段儿童的从感知运动格局到概念的过渡还没有完成,其间经历着“一个缓慢的分化过程”,“这个过程依赖于同化性转换作用”10,而在这种同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便是对成人行为的模仿。模仿需要成人行为的耳濡目染,家庭亲子关系正是耳

8、濡目染最直接的媒介,而留守儿童家庭是缺少这种媒介的。第四,造成角色社会化的某些偏差,如影响自我概念的形成。[6]  4.隔代监护不力,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隔代监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