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思路探究论文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思路探究论文

ID:24838382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6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思路探究论文_第1页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思路探究论文_第2页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思路探究论文_第3页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思路探究论文_第4页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思路探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思路探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思路探究论文论文关键词:事务驱动教学活动动态演示方法论文摘要:《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入门课程,授课的对象覆盖全校各个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与论文关键词:事务驱动教学活动动态演示方法论文摘要:《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入门课程,授课的对象覆盖全校各个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与计算机技巧。该课程是大一新生的一门考试课程,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旨在让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巧,并灵活地运

2、用计算机专业知识到本专业,这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更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相结合的过程。本文首先分析了该课程的特点,及其课程在整个课程中所处的角色;针对该课程教学所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基于小组事务驱动+动态演示的方法,用以《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之中,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其运用的能力。0引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也是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在每个高校,该课程开设十分普遍,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计算机文化技能与技巧,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重点掌握操作

3、技能;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学生能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可行的工具,应用到本专业之中,以解决某一问题或促进本专业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着眼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目的,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同时,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因此,我们采用“任务驱动”为主体,“教师演示”为辅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以下分三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分析该课程教学特点;其次,依据计算机技术的知识特点,遵照基于“任务驱动”1,2为主,教师“

4、动态演示”为辅的教学思想,提出了适合我院生源情况的教学模式;最后,总结全文。1课程特点1.1课程自身的特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工具性学科,它要求学生学会巩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并要求学生学会如何亲自动手操作,以独立完成各个实验。因此,该课程不像其他课程,要么侧重理论,要么侧重实践,而这门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二者兼顾。另外,该课程对教师一定的要求,对于理论知识,教师要讲解的清楚,思路清晰;对于实践操作,教师要示范相应的操作,并辅以一定的解释。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操作的步骤、方法与技巧。因此,教师演示什么

5、例子,如何演示,演示过程中注意什么,有什么样的技巧,这些都需要重视。对于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很紧密的课程,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动态演示与学生实践巧妙结合,才能够收到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1.2生源特点当前,计算机的应用已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已成为我国各级学校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在当前形势下,放眼看去,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东西不平衡,这样计算机知识的普及程度也各不相同,这种现状造成了大学新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的较大差异。即使是同一个班

6、上的学生,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也相差很远,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有的学生从没接触过计算机。程度好的学生反映吃不饱,希望教师多讲、讲深;而程度差的学生对教师的正常授课都难以消化,师生双方都有怨言。学生基础知识层次参差不齐的现象明显的加大了教学难度。此外,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会用或用过计算机的新生比例也越来越大,如果还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再次,高校内,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这种现状势必越来越不适应各种专业的个性教学特点。如果不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难以实现不同专业的教学目

7、标。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应有所侧重。2任务驱动+动态演示教学2.1任务驱动教学(针对学生)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如果一个人以肯定开始,必须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着手,则会以肯定结束”。先讲后练的授课习惯剥夺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机会,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鼓励学生带着任务去尝试、去探索、去创新,这将是未来授课的模式3。任务驱动教学法(Task-basedLearning)是以建构主义的认知灵活性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有意义的具体任务,教学中以完成任务为主线,

8、把知识点巧妙隐含在任务中,由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知识3,4,5。《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可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切人,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为主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候,首先,我们应该把知识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包含在各个上机实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