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24984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6
《学校在课程面前应有所作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在课程面前应有所作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挑战。如何克服长期以来单一的课程管理制度导致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在课程面前的“忠实执行”状况,重视并加强学校课程建设,在课程面前有所作为,成为摆在广大中小学面前的全新课题。一、案例分析:松山湖中心小学的课程再造广东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的课程建设探索很好地应对了这一现实挑战。2011年5月,笔者应邀来到松山湖中心小学,观摩了学校的课程建设成果,并与刘建平校长等学校领导和教师开展了比较深入的交谈,笔者强烈地感受到了校长课程领导和学校课程建设的魅力。
2、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不在于他决定学校开设什么课程,不开设什么课程,重要的是他能够成为学校课程理念的先导者、引领者。开发课程为了谁?开发什么样的课程?怎样实施课程?如何实现课程的核心价值?这是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首先需要明确回答的问题。英国教育战略学者巴伯(M.Barber)2009年7月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课程公式:WE=E(K+T+L)。其中字母WE表示“良好的教育”,K代表“知识”,T代表“思维”,L代表“领导才能”(领导自己和他人),E代表“道德品质”。这个公式表明,课程绝不仅仅是知识,其核心是学生作为人所必须具
3、备的核心素养。新课程实施十多年来,很多中小学开设了五花八门的校本课程,但大凡逃不出功利化、技艺性的窠臼,校本课程陷入核心价值观迷失的尴尬境地。松山湖中心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则拥有鲜明的价值取向一“教育与生命同行”!太精彩了!从“基础型课程”到“拓展型课程”“体验型课程”,这一核心价值观一览无余,充盈着全人教育思想智慧。由一手硬笔好字、一些文雅气质、一种探宄习惯、一门兴趣爱好、一项健身技能所建构的“拓展型课程”,以及强调情知互动的“基础型课程”、强调道行互通的“体验型课程”,就是为每个孩子的生命成长奠基,就是赋予每个
4、孩子终身必备的基本素养。真正的课程领导,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可见,刘建平校长是一个教育思想深刻的校长,是一个有着教育担当的校长。松山湖中心小学的课程之旅,可以说是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之旅。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它包括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结构与功能、特定课程的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评价,以及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基本看法、核心理念,以及在课程实施中的指导思想。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是以自己对课程的独特理解为基础,从目标、课程、教学、评价等维度
5、来整体规划教育活动和行为方式,从而成为课程的动态生成者。因此,可以说,课程意识意味着“教师即课程”,教师是课程的动态构建者、生成者。鲜明的课程意识强调教师时刻把自己和学生看作课程的主体,把自己和学生置于课程之中。主体意识是课程意识的基本构成之一,这是由课程的本质特征决定的。从课程实施的角度来看,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反思性实践。反思性实践是一种创造意义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下重建意义结构的过程。离开了师生对课程意义的重建与创造,就离幵了主体意识的发挥,课程对人的发展价值也就无从体现。课程
6、实践如果离开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是难以想象的。每每读到或听到松山湖中心小学的教师们谈及课程建设中自己的体会和成长时,我由衷地赞叹他们为之所付出的情感和责任。学校课程建设需要学校课程制度的创新。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学校只有教学常规或教学制度,缺乏必要的学校课程制度。具有创新意义的课程制度,一般包含价值澄清、行为导引和基本规约三个内在要素。松山湖中心小学的“学校课程再造一让教育与生命同行”之中,不乏学校在课程制度创新方面呈现的课程价值澄清、课程行为导引和课程管理规约等大量优秀经验和实践成果。更难能可贵的是,松山湖中心小
7、学的课程建设,并不仅仅是单一地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从“基础型课程”到“拓展型课程”乃至“体验型课程”,他们己经建立了一个洋溢着生命活力的“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他们提出并开展了“基础型课程”的深度实施:所有学科、所有教师,基于情知互动,见于课堂常态。尤其是在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方面,基于生命化教学、生本化教学的理念,开展了学习方式变革与三维目标的深度达成的探索,所取得的实践成果是值得推广的。还有他们在“体验型课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六大主题”和校园节文化,颇有特色、可操作性
8、强,具有广泛的学习借鉴价值。课程改革十多年来,笔者考察过数百所中小学,像松山湖中心小学这样基于课程的“跑道”,建设学校文化、建构意义课程、创新课程制度、深化学校变革的学校真的太少了。、学校课程重建的出发点学校课程设计或学校课程重建,必须从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教师的课程意识、学生的课程履历、学校的课程制度等方面的内在品质着手,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发展为宗旨。校长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