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备考工作计划

中考复习备考工作计划

ID:24823335

大小:61.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15

中考复习备考工作计划 _第1页
中考复习备考工作计划 _第2页
中考复习备考工作计划 _第3页
中考复习备考工作计划 _第4页
中考复习备考工作计划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备考工作计划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复习备考工作计划[中考复习备考工作计划]清溪初中2010年中考复习备考工作计划为科学、扎实、有效地开展中考复习备考工作,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我学校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现就2010年中考复习备考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大过程管理力度,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毕业班工作管理、服务机制,提高复习备考工作效率;发扬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精神,科学、有序、务实、高效地开展中考复习备考工作,确保2010年中考取得好成绩,中考复习备考工作计划。二、

2、总体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我校中考质量评价在全县排位前移;全县中考各学科平均分、全科及格率、优秀率在全下县排位前移,各学科平均分力争位列全县第12位,确保第14位。三、复习备考安排在2010年3月底完成各学科新授,4月上旬启动中考复习。中考复习采用“夯实基础,专题训练,综合检测”三轮复习方法进行。(一)第一轮“夯实基础”复习1.复习时间。4月底完成第一轮“夯实基础”复习,教学时间约6~7周。2.复习思路。全面系统复习,以课本为本,分单元、章节,依据课程标准、中考说明要求复习,强化知识点、单元章节、考点过关训练,夯实基础,培养基本技能

3、,以读—讲—练—评为基本方法。(二)第二轮“专题训练”复习1.复习时间。5月底完成第二轮“专题训练”复习,教学时间约4周。2.复习思路。巩固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强化分块综合和专项知识训练,突破重点、难点,突出训练灵活运用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查补知识盲点;加强训练,强化优秀学生薄弱学科训练,使学生的强科更优、弱科不弱。(三)第三轮“综合检测”复习1.复习时间。6月上旬至中考前完成第三轮“综合检测”复习,教学时间约2~3周。2.复习思路。回扣双基,排查考点,查漏补缺,注重综合模拟,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答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

4、反馈、点拨,加强学生应试技巧和解题方法指导,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四、要求和措施(一)加强毕业班工作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中考复习备考工作,要经常深入班级、老师和学生一起研究考情、教情、学情,切实解决中考复习备考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二)做好动员部署工作。一、要开好全毕业班教师会,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制订复习计划。分解中考指标,明确责任分工。颁布奖惩措施,鼓舞全体教师的斗志,要求大家同心协力做好中考复习备考工作。二、要开好初三学生动员会,使他们统一认识,增强信心,鼓足干劲,全身心投入到复习当中

5、去(学生会可以分层次召开,如优秀生会议,踩线生会议,中等生会议等)。三、要开好家长会,指导家长在中考复习阶段给孩子创设宽松、温馨、和谐的环境,加强学生的伙食和营养。四、要开好阶段总结会,针对不同阶段的复习情况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提高复习效果。(三)注重课堂教学效益。“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永远是考试天平上最重要的砝码”,一切题目的变式、拓展、深化,其“根”在教材之中,离开教材一切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得基础者得天下”。因此,要科学地制定课堂教学策略,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一要做到“四个重视”。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归

6、纳、综合、拓展、提高和运用;重视思维训练,多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重视规范训练,要在学生审题、做题、书写上下功夫;重视针对性训练,反对大搞题海战术、不加选择的训练。二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师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要充分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实施手段、教学时间安排等,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工作计划《中考复习备考工作计划》(..)。三要寻求课堂复习的高效益。选点(知识点、疑难点、侧重点)要准,落的要实(一切环节都要落在学生身上,如落实疑点、落实方法等),复习要透(抓住考点不放、抓住疑点不放、抓住重点不放),拓展知识要宽(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加强与现实生活

7、的联系、加强与热点的联系),加强变式教学(变式训练、多角度呈现、举一能反三),加强规范教学(问题设计要符合学业考试要求,学生做题、书写等要规范,向规范化要质量)。一节好的复习课应体现以下“十化”:一要体现概念、定理习题化;二要体现基础知识网络化;三要体现习题、例题典型化;四要体现教法、学法科学化;五要体现学生训练规范化;六要体现析题、解题标准化;七要体现综合训练梯度化;八要体现新旧知识兼顾常规化;九要体现能力培养经常化;十是接触社会问题要强化。四要减少无效劳动。训练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学会“熟题找差异,生题找联系”,克服思维定势,学会具体问题具体

8、分析,寻求单位时间内的最高效率。五要利用分层教学做好保优、抓中、促差工作。狠抓尖子生的学科成绩平衡,采取有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