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20177
大小:6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6
《班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班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210046) 周卫兵[摘 要]班级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基本平台。通过对班主任负责制利弊的分析,发现班主任负责制已不适应社会变革与新时代发展的教育需求,要有所改变。经过实践,发现坚持以“合力育人、分工合作、民主平等”为班改的本质,能让班改的道路且行且远、且行且明、且行且宽,使学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关键词]管理 班级 实质 方式 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 1007-9068(2015)03-003班级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基本平台。我校进行班级管理制度改革,变班主任负责制为教育小组集体管理,旨加强班级管
2、理,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一、背景——班主任负责制的利弊新中国成立至今,经历了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等重大社会变革,但班主任负责制在我国基础教育已实施了六十多年,基本没有发生过改变。班主任负责制能实施这么长的时间,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班主任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可以按照自己对班级的构想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让工作具有连续性,但班主任负责制也有三个弊端难以克服:一是难以做到全员管理。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许多任课教师只教书不育人,或者是嘴上说要育人,但大多没有落实到行动上,这是因为制度上没有任何的规定,而缺乏制度支持的要求一般是很难实现的。二是难以整合班级各学科的教学。目前,我国学校的教
3、学管理主要是从领导到教研组、备课组再到教师,教师作用于学生,但一个学生要学习很多不同的学科,而这些不同学科没有整合的平台,教学效果自然受到影响。三是难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指导。由于班主任担任了大量的、繁重的班级事务,个人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加之对学生在其他学科上的学习状态不够了解,很难对学生作出全面的诊断和指导。同时,任课教师主要从自己学科教学的视角对学生有所了解,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比较少,更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指导。鉴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班主任负责制已不适应社会变革与新时代发展的教育需求,要有所改变。二、改变——班改的实际操作改变班主任一个人管理班级为班主任领导一个团队(即班级
4、教育小组)集体管理班级,从而实现资源整合,提升效益。我们称之为班级管理体制改革,简称班改。1.组成人员班级教育小组的核心成员包括班主任以及2~3位任课教师,班主任仍然是负责人,其他任课教师只进入一个班级教育小组,参与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班级教育小组的重要成员包括两名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1~2人。学生代表把全班学生的意愿反馈给班级教育小组的老师,家长代表对班级重要活动和决策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2.办公形式班级教育小组的核心成员集中办公。目前,相当多的学校是以学科为单位集中办公,我们认为建立班级教育小组制度之后,一个班级的教师应该集中在一起办公,这样教师之间可以迅速、便捷地交换学生的情
5、况,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当然,在强化班级教育合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科教研组的建设与研讨。3.议事方式(1)日碰头。班级教育小组的核心成员每天用5~10分钟时间随机处理班级的问题,或者将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好。(2)周例会。如果只是小结本周工作、安排下周工作,核心成员参与就可以了。若有时班级要开展比较大型的活动,或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制度等,就需要通知学生代表甚至家长代表与会,一起讨论工作该如何开展。(3)月诊断。每学期进行三次月诊断,分别于开学之初、期中考试之后、学期结束之前,对班级学生进行诊断。特别是接到一个新班级,班级教育小组要先对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长处、短处以及应该往
6、哪些方面去发展等问题进行具体诊断与分析,再确定分包教师,每个教师分别指导部分学生。这样就不再是班主任管理全班四五十名学生,而是整个教育小组成员共同管理。4.行动方式“集体决策,分头执行”是班级教育小组基本的行动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大家创新、总结出更好的班级管理经验。如四项分工,即班级重大活动分工、主题班会分工、值周班主任分工、牵手学生分工,过去这些事情全部由班主任来承担,现在由班级教育小组成员尤其是核心成员集体承担、集体行动,一般成员执行分配的相关任务。5.评价方式和分配方式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要有相应的评价方式和分配方式与之匹配,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目前,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绩效考评
7、主要看他们的教学工作,而我们不仅看教师的教学工作,还看他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另外,在学期奖的评定中,采取捆绑式的考核方式,即考核班级教育小组整体,20%是优秀,70%是良好,10%是合格,每个班级教育小组几名核心成员的评定等级是一样的。三、感悟——班改的本质转变教育理念、改变办公形式、落实具体举措、改革评价方式等,教师从一开始的不太理解到执行过程中的摸索与磨合,再到后来工作的得心应手,经历了一个渐进、渐变的过程。如今,班改已深入人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