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研究范式的演变及启示论文

论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研究范式的演变及启示论文

ID:24813519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5

论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研究范式的演变及启示论文_第1页
论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研究范式的演变及启示论文_第2页
论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研究范式的演变及启示论文_第3页
论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研究范式的演变及启示论文_第4页
论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研究范式的演变及启示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研究范式的演变及启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研究范式的演变及启示论文.freel.O.洛伦兹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该曲线是把社会成员按一定的比例(20%)划分为若干等级,然后再按每个等级实际占有国民收入的比例在坐标图中描述出来。一般来说,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反之亦然。后来,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依据洛伦兹曲线,提出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提出,使原来很难判断的社会收入分配是否平等问题,变成一个纯粹的技术数据。当然,尽管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解决了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等与否的标准,但它们并未探寻出导致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根源,从

2、而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为此,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其《政治经济学讲义》一书中,最先提出社会最大效用状态的判断条件,即帕累托最优标准,从而将收入分配平等问题转变为社会福利最大化问题。如果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已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改变资源配置或财富分配的方法,已经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处境变坏的情况下,使至少有一个人的处境更好,则称这种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正是以帕累托最优为起点,西方出现了专门为解决现实生活中分配不平等的福利经济学,并在此基础诞生了福利国家。与此同时,收入分配的研究范式完成了从定量化、技术化研究向制度化研究转变。

3、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是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他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以效用在不同人之间的可比较性作为判断福利增减及政策优劣的依据,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论证了财富从富人向穷人转移,进而在不影响效率的前提下实行收入分配均等化的合理性。他认为,社会总福利可用一国的国民收入来表示。如果国民收入增加,且没有收入分配不均的情况,那么社会总福利就会增加;如果收入分配不均,那么以一定的方式把富人的一部分货币转移给穷人,社会总福利就会增大。因为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富人的货币边际效用小于穷人。因此,要增加社会总福利,一方面应改善社会的资源配置,以增加社会总产量;另一

4、方面,应采取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政策(如实行累进税和失业救济等),以实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均衡。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为二战后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的建立即“福利国家”的出现提供了理论基础。作为最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英国是最早着手构筑福利国家制度的国家之一。在1946年至1948年期间,工党艾德礼政府提出并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社会立法,包括《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住房法》、《国民救济法》及《家庭补助法》等。此后,法国、瑞典、挪威、丹麦、联邦德国、意大利也相继建立了福利制度。至20世纪60年代,欧洲和北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普遍建立福利国家制度。三、纯经济学研究向全部社会

5、科学研究转变福利经济学倡导的福利经济政策在实践上确实起到了缓解社会收入分配不均、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世界石油危机的爆发,福利国家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并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之中。如,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造成政府财政的巨额赤字;政府对低收入阶层过高的福利补助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某些人的偷懒行为。为此,一些西方学者对收入分配的研究开始跳出经济学领域,将它推广为全部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试图以此彻底解决资本主义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从而实现了收入分配研究范式的第三次转变。当代美国学者罗尔斯首先将收入分配理论引向政治哲学。在1972年出版的《正义论》一

6、书中,把“正义”推崇为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这里的正义并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内的收入分配公平,而是包含了更广阔的社会内容。他认为,传统的福利经济学存在一些缺陷,它只注重社会福利的计算,而不关心这些福利如何分配,特别是忽视了比经济利益更为广泛的权利、自由和个人尊严等政治和道德内容,因而未能为政府的政策选择提供指导。在此,他提出社会正义两条原则:一是最大平等自由原则,即每个人都有和其他所有人同样的平等权利和最广泛的自由。二是差异原则,即假如社会和经济出现不平等,应当这样安排:必须使那些社会处境最差者从这种不平等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在机会公正平等的条件下,保证所有的职务和地

7、位向所有的人开放。印裔经济学家、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家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将罗尔斯的正义论具体化,提出能力平等论,从而将收入分配理论引向更为深刻的经济伦理讨论。森认为,收入和能力之间相互联系、互相促进。低收入既是饥饿和营养不足,也是文盲和健康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反之,更好的教育与健康有助于获得更高的收入。能力对自由选择非常重要,而贫困被视为是对基本能力的剥夺,是能力实现过程的中断,而不仅是收入低下。因此,森主张以主体为中心,在个体方面强调能力,作为公平分配的前提、基础和内因。而能力的保障,离不开权利。权利的重要性在于一定条件下对能力有决定意义。权利体现了社会中人

8、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能力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