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12737
大小:7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心理护理对临产妇产程、分娩和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理护理对临产妇产程、分娩和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成群(一四三团医院新疆石河子832021)【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对临床产妇采用心理护理来对产妇的产程,分娩以及产后出血等方面带来的影响[1]。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接收诊治的妇产科患者100病例,将他们分成对照组50例产妇和观察组50例产妇,对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的程序来护理患者,观察组则是按照心理护理的相关护理程序为患者作护理,最后观察以及分析这两组临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相应的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的剖
2、腹产率为21.5%明显没有后者的35.7%高;观察组产妇的整个产程时间在7.1±2.5h,而对照组的产程时间则要8.9±3.2h;此外,观察组产妇顺产之后的平均岀血量仅为180.1±85.6ml,而对照组的产妇顺产之后的平均出血量则为232.4±91.3ml,P<0.05,相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产科的护理应用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手术所需要的时间少,还能降低出血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产妇所带来的痛苦比较小。【关键词】心理
3、护理临床产妇产后出血分娩【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170-01在临床护理中一般认为对服务的对象釆用心理护理这种方式进行护理较高较为明显,因为在当今,临床产妇她们大多数都是初次生产,经验不足且产妇有害怕分娩以及疼痛的心理,产妇常常会担心出现意外致使她们对自然分娩信心不足,由于以上这些心理困扰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剖腹产[2]。木文通过对临床产妇釆用心理护理来对产妇的产程,分娩以及产后出血等方面来研究相关的临床价值,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4、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接收诊治的妇产科患者100病例,观察组的50例患者的年龄在25岁-35岁,平均年龄为25.5±2.4岁;对照组分娩的产妇相关资料为:年龄在24岁-34岁,平均年龄为25.5&plUSmn;2.4岁。两组产妇在年龄以及职业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o1.2方法对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的程序来护理患者,观察组则是按照心理护理的程序来护理,通过对临产妇在分娩前后的相关心理状态分析,对观察组的临产床妇采用有
5、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时常向产妇介绍相关的分娩过程,出现宫缩阵痛的有关原因以及好的心理状态对分娩过程中带来的积极影响,使她们可以正确的认识到分娩过程,从而降低其对分娩的相关恐惧以及紧张心理。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对她们进行不断鼓励,同时陪伴工作尽量做得细致。当出现产妇宫缩不强的吋后,要让她们进食一些高热量以及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摄入足量水分,使身体有足够的能量,这样能够缩短分娩时间,降低产妇的痛苦,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护理之后应该及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3】。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0.0统计
6、软件分析,对分析所得结果采用均数及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采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产妇在分娩时有11例产妇采用剖腹产的方式进行分娩,占总数的21.5%;而对照组有18例产妇采用了剖腹产的方式进行分娩,占总数的35.7%。差异具奋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情况见表一。表1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组别N剖腹产数顺产数观察组5011(21.5%)39(78.5%)对照组5018(35.7%)32(64.3%)相关的出血比较见表二表2两组产妇产程
7、吋间及顺产后出血比较组别N产程时间(h)平均出血量(ml)观察组507.1±2.51801±85.6对照组508.9±3.2232.4±91.33讨论在产妇进行顺产的过程当中,医务人员及时的掌握她们的心理状态,对其进行不间断的语言鼓励,做好相应的陪伴工作[4】。在饮食方面,给予她们进食高热量并且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及补充足够的水分,使她们的身体有足够能量,这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观察组组与对照组产妇的相关情况比较可看出采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效果更为明显
8、[5】。综上所述,在妇产科的护理应用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手术所需要的吋间少,还能降低出血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产妇所带来的痛苦比较小,这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资姣蓉,资美娥.心理护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作用[」].中国医学创新,2009,6(33):112-113.[2】付艳贞.产妇临产后的心理护理[」].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2005,5(44):121-123.[3】李洪玲,李淑琪.母婴护理[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2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