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基础会计》教材改革探索

中职《基础会计》教材改革探索

ID:24801320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5

中职《基础会计》教材改革探索_第1页
中职《基础会计》教材改革探索_第2页
中职《基础会计》教材改革探索_第3页
中职《基础会计》教材改革探索_第4页
中职《基础会计》教材改革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职《基础会计》教材改革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职《基础会计》教材改革探索  中职《基础会计》教材改革探索    刘晓阳    摘 要: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较差等问题,同时因为初次接触这门课程,觉得抽象、空洞,对很多专业术语都无法理解。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特别注意根据教材因材施教,并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语言讲解清楚各种基本原理。本文探讨对《基础会计》教材的改革。    关键词:中职 基础会计 教材改革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较差等问题,同时因为初次接触这门课程,觉得抽象、空洞,对很多专业术语都无法理解。而笔者所用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的《基础会计》(第一版

2、)课本在编排上存在一些不足和漏洞,同时内容陈旧过时,不适应现代化发展和学生学习需要,导致学生在刚一开始接触会计专业课程时就觉得会计课程十分难懂,难以理解,产生畏难情绪。针对以上情况,笔者提出对《基础会计》教材进行以下改革。    一、完善复式记账章节的内容    完善复式记账章节的内容,将借贷记账法讲解得透彻、深入。借贷记账法是近年来被我国企事业单位广泛运用的记录经济业务的方法,对我国的经济管理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而在本教材中却只作为小贴士的内容简单一笔代过,既不讲清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也不说明借贷记账法的主要特点。

3、特别是资产类账户和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很容易混淆搞错,导致学生在运用借贷记账法时,经常会出现会计科目用对而借贷方向相反的情况。因此,对于借贷记账法应专门用两小节内容来介绍,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第一小节    (1)借贷记账法的意义。介绍借贷记账法的概念,理论依据、优点。    (2)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介绍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和格式。在这部分内容中应重点说明资产类账户以借方登记资产账户的增加,贷方登记资产的减少,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资产的结存额。权益类账户以贷方登记权益的增加,借方登记权益的减少,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权益的实际数额。    (3)借

4、贷记账法的主要特点。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四个主要特点:①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②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③借贷记账法可以设置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④账户试算平衡以“借方金额等于贷方金额”为试算平衡公式。    2.第二小节    (1)会计分录的意义及账户对应关系。介绍会计分录的概念和分类以及账户对应关系的概念。    (2)会计分录的编制及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主要介绍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每笔分录均应先借后贷(上借下贷),上下行分录的“借”字应对齐;“贷”字应较“借”字缩进两格,上下笔分录的“贷”字也应对齐。(职教论文 ..)②账户名称

5、应书写齐全,如不能将“银行存款”写成“银存”等。③借方金额、贷方金额分别记在两栏中,上下笔分录的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应错开,并且借贷双方的金额要相等。④每笔分录要写摘要,简要说明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把这些内容补充进入课本后,学生在学习借贷记账法这一重要内容时,才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在后面练习编制会计分录时也不会将会计科目的方向搞反。    二、删减部分不合时宜的内容    在课本第四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核算》第六节利润分配中,例4-30,企业按规定支付本厂职工子弟学校经费3000元。在2000年到2005年之间,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厂办学校都已经与企业分离,

6、移交企业所在地的教委管理。移交后,企业不再向这些学校支付任何费用。因此,这样的过时内容已不再适宜出现在案例中进行讲解,应该将此类例子删除。    三、增加对专业术语的解释    第四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核算是本书的难点内容,在这章中有一些专业术语出现,而课本上并没有进行详细清楚的解释,就直接举例说明了,学生根本不理解,接下来的例子自然也听不懂。如第四章第五节销售业务的核算例4-23月末结转销售成本,什么是结转,在课本中并没有提到,就直接在例子中进行核算。应在课本中专门介绍结转的概念和目的。结转是指期末结账时将某一账户的余额或差额转到另一账户,这里涉及两个账户,前者

7、是转出账户,后者是转入账户,一般而言,转出账户将没有余额。结转是会计工作中重要的具体业务,通常是把一个会计科目的发生额转到该科目或另一科目的做法。结转的目的有四个:一是为了结出本科目的余额,二是为了计算本报告期的成本,三是为了计算当期损益和利润的实现情况,四是为了保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教材增加这部分解释内容,就能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结转的概念。否则,绝大部分的学生对这个概念都觉得抽象,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四、更正错误的部分    在第五章会计凭证第三节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这部分的内容中,《基础会计》P79图5-8转账凭证的填制,凭证名称应为“转账凭证”,而课

8、本误写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