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地域冲突看城市迁徙中的排外现象

从网络地域冲突看城市迁徙中的排外现象

ID:24797792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6

从网络地域冲突看城市迁徙中的排外现象  _第1页
从网络地域冲突看城市迁徙中的排外现象  _第2页
从网络地域冲突看城市迁徙中的排外现象  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网络地域冲突看城市迁徙中的排外现象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网络地域冲突看城市迁徙中的排外现象摘要最近登上诸如开心,人人等网络社区网站,经常出现这样的帖子:“是某某地人的顶”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某一城市的本地人将外乡人的种种陋习发布到网上供人传阅,或将诸如交通拥挤,城市市容等顽疾归结于外乡人,本地人与外乡人形成两大阵营针锋相对,甚至形成网络骂战。本文旨在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这个城市迁徙中的排外现象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网络地域城市迁徙排外  首先这里将要提的是群体这一个概念:社会群体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形成较明确的成员关系和行为规范,具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并能持续

2、互动的社会集合体。在内外冲突中,“本地人”是一个群体,“外乡人”又是另一个相对的群体,这是根据成员对自我与群体关系程度的自我感觉及其对不同群体的态度来划分的:从本地人的角度看,自己所在的群体为内群体,而一切外乡人则被归入为一个统一地外群体,同时从外乡人的角度看,其实“安徽人”,“新疆人”,“湖南人”与本地人一样也是群体,只不过在他们共同进入了一个新的城市时,这样的以地域本身为纽带的初级群体互相结合并转化为了一个拥有共同目标的次级群体—“外乡人”,而这个相同的目标即为让这个新城市接纳自己,而这在本地人眼中,不管

3、初级群体形态如何,他们均被归入同一个外群体。  排外现象首先正是因为有了内,外群体的差异。在内群体中,内群体可以滋生出一种“同类意识”,并通过分享共同的感知与经历触发“我们感”。以上海作为内群体为例:上海人在童年时在同一个人民广场放风筝,吃过同样的大饼油条豆浆,看过同一个名家演出的滑稽戏,甚至身上穿过同样款式的“的确凉”衬衫……林林总总的相同感知使上海人对于上海这座城市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就是因为他用过去与现在老百姓生活中再平淡不过的小事作为原材料,将上海人民的“我们感

4、”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在城市迁移的过程中,随着身边外乡人的增多,上海人突然发现与身边的人有相同感知的共鸣越来越难,甚至连作为母语的上海话在公共场所说的机会也越来越少,由此而来的“我们感”的下降也直接导致个体内心的不悦,接而引发内外冲突。  排外现象存在的另外一个理由是内群体对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一个外乡人处在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下是非常容易产生越轨行为的,其原因是多样化的:为生计节省开支,始终融入不了新的社会而产生怨恨情绪等等,甚至有时是无意识的。越轨行为是偏离社会常态的行为,而常态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解释:从

5、统计学的角度说,出现次数最多的就是常态;从生理或心理上讲,健康就是常态;而从社会学的角度说,凡是符合行为规范和符合大多数人心中预期的就是常态。由此看来,越轨行为是一种违反特定社会的行为规范的行为,同时这样的行为被这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所非难与反对。一方面,社会行为规范有层级上的不同,以此为分类标准,越轨行为也相应的被分为对风俗习惯的违背(比如在商务步行街赤膊,在景观花坛方便等等),对纪律规范的违背(比如钻地铁闸机口的逃票行为),以及对某种法律的违背(如最近上海一本地麦当劳员工因试图劝离将餐厅当成旅馆而横卧在店内

6、的外乡人而被刺死等)。行为越轨的程度以及此行为受到惩罚的程度取决于该类行为所触犯的规范的重要性,即取决于该规范在维系社会与群体上处的地位,当然,越是严重的越轨行为,所能造成的相对群体的反应也越是强烈。另一方面,越轨行为的界定具有相对性,不同社会对越轨行为的界定大不相同,没有任何行为原本就是被认定为不合常规的,只是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赋予了它这一定义时,它才成为越轨行为。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从农村或人口密度较低的城镇出来的外乡人,在大城市的地铁中用自己的“家乡音量”交谈或打手机时会遭同车人反感甚至厌恶的原

7、因。用稍大一些的音量讲话在地域广阔的地方是一种必须,甚至被视作一种热情待人的常态行为,只不过在狭小的车厢或人口密度较大的公共区域,同样的声音被认为是一种影响其他人私人区域的越轨行为,即便这是在公共区域前提下的私人区域。相似的例子比比皆是,这种情况下并不能从主观上归责外乡人,原因只是不同地区对越轨行为和常态行为的划分不同而已。  在不过激的前提下,本地人通过网络等媒介抒发自己对外乡人种种越轨行为的不满实际上是市民社会的社会控制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特定社会大多数人对某一行为或事件的否定,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不

8、仅对现有的越轨行为起到了约束作用,防止其继续扩散,从而弱化人们对特定社会规范的遵从意识,而且又为特定社会的应然状态提供了导向作用,使现实社会更接近人们的预期。但倘若升级成为网络骂战,这样的社会控制就会转化成另外一个新的越轨行为,因为这和社会和谐的要求是不符合的。这就需要本地人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家乡自傲感”,对外乡人的“违规”行为能够深辩原因的区别对待并给予理解;而外乡人也应该更积极地去迎合新环境的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