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诗歌中不存在宗教意识

穆旦诗歌中不存在宗教意识

ID:24794981

大小:63.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11

穆旦诗歌中不存在宗教意识_第1页
穆旦诗歌中不存在宗教意识_第2页
穆旦诗歌中不存在宗教意识_第3页
穆旦诗歌中不存在宗教意识_第4页
穆旦诗歌中不存在宗教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穆旦诗歌中不存在宗教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穆旦诗歌中不存在宗教意识【内容提要】穆旦诗歌中有宗教意识,这是近年穆旦诗歌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但仔细考证,穆旦思维流程的十个波段及其诗作中,从未对这个所谓宗教意识有过深度表述。穆旦亲属及其好友也均未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穆旦生前有信教的言行甚或思想倾向。穆旦诗歌中的“救主”、“上帝”,是文字的,而非宗教的,是接受西方文化在运用中的习惯体现,它只是一个借词。一1994年,由张同道、戴定南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诗歌卷)(海南出版社),在国内第一次给穆旦戴上了中国现代诗人第一把交椅的桂冠。以后,随着纪念穆

2、旦逝世十周年、二十周年和2006年4月天津穆旦诗歌创作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对穆旦诗歌的研究已在国内形成一股日渐升温的热潮。随着对穆旦诗歌的深入认识,所谓穆旦诗歌中的宗教意识,已越来越成为诗评者和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关于穆旦诗歌中的宗教精神,学界有一个基本共识:《出发》、《隐现》等往往被视为最主要的标志性文本,和基督教祈神诗的文本之间有着重要的关联”①,那就让我们再来重读《隐现》和《出发》。长诗《隐现》分三章:《宣道》、《历程》和《祈神》。《隐现》一诗开首的题句是“让我们看见吧,我的救主”。这确是明显的宗教

3、口吻,但我以为,若细读全诗,就不难看出,“救主”仅仅是一个借词,诗的真谛,在于人生的顿悟,并非真正宗教含义上的祈求。请看,诗人开首的几句,不是迷茫而要祈求上帝指点迷津,恰恰倒是一种顿悟:“失迷的路途”是“我们来自”的曾经经历,“触摸不到”的是曾经“闪光一下”的“星光或日光”的人生体验。而当“幻象”已经“枯干”,“哭”、“笑”、“忧心”便是我们往往会在第二天早晨嘲笑第一天晚上所做事情的哲理之辩。于是,诗人明白了“血液里的纷争”的后面,存在着一个看不见的恶魔,它的名字就叫“诱惑”。诱惑,从生命的本质上说,它是

4、我们生命体本源里的东西,但从生活来看,它又是有着更宽泛的作用与场域的生命的附加物。就是它,能让我们“远离”,能让我们“不能安排”自己的“方向”。《历程》中以战争的两种场景:武力的战争和人生精神的战争,借词在这里被披上一件隐喻的外衣。隐喻,有时又是一种假(借)说,为此,“真”的变“假”,“哭过的”“已被遗忘”,“被毁的地方一个新的回转”,“英雄与美人”“归于模糊”等等。这里是又一深层次的哲理,但更是生活的,因为假(借)说的是真!而且正是在这样的生活场景中,再联系《宣道》中,诗人要求“救主”“让我们看见”的,

5、是“无尽的河水流向大海,但是大海永远没有溢满(注意:《圣经》上说主的恩赐恰恰是满溢的),海水又交还河流”。在生命的循环之下,正饱含着真理的不断回归,这就明显是哲学社会学的,是具政治含意的,而非宗教的诗意了。然而比它大的依然是生活:“我们是我们的付与,在我们的付与中折磨,一切完成它自己;一切奴役我们,流过我们使我们完成。”“折磨”、“奴役”、“流过”是一个生活的过程,“完成”是追求,是希望的象征。而《祈神》的主旨,正在于诗人直戳“黑暗”与“假话”、“假事”,因为“我们是二十世纪的众生骚动在它的黑暗里”,诗人

6、才发出了鲁迅般“肩住黑暗的闸门”和“救救孩子”式的呐喊。“三千年的丰富枯死在种子里而我们是在继续……”,继续的当然首先是对中华文明不能因此而强国的质疑,继续的更是一种无力回天之中的追求与挣扎,黑暗中希骥一线破天而来的光明的渴求,因为最后诗人勇敢地说:“一切已经晚了然而还没有太晚”!这才是本诗的宗旨。由此,我们可以不难看出,写上“救主”即被认定为穆旦的宗教意识,是一种简单的阅读,更是一种主观武断。诗人在诗中所表示的,其实是一种生活的素朴的愿望,是生命的本质的要求,从审美艺术而论,它是诗的一种艺术手法,而非本

7、真意义上的宗教意识。我们还可在《出发》中找到佐证。短诗《出发》以经验的口吻回顾生活,在回顾的过程中揭开血淋淋的矛盾体,艰难地举起沉重的总结,让它对着阳光显现本质。第四节是全诗关键的一段,其中第二句“在甬道中让我们反复/行进”。研究者关注颇多,认为是“受难中走向上帝所安排的丰富而阔大的世界”②,但我以为这样的解释还停留在望文生义上。我们应该首先关注诗句的语境,这是一个国难家祸交叉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新旧思想交替嬗变和更加酷烈的时代。它是个人的,但更是民族的、国家的,时代的。所以“犬牙的甬道”中的上帝,是政治的

8、,是忧虑民族与国家心情之下的政治形态意象。也有论者认为王佐良先生说穆旦在诗中创造了一个上帝,这个“论断实际上是建立在中国文化缺乏宗教意识这个可疑的现成结论”上③,我以为不无道理。张新颖先生近日在2007年3月号《书城》杂志上撰文中也说:“芝加哥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组织了一个“研究中国问题小组”,参加的人有杨振宁、李政道、邹谠、巫宁坤等,穆旦也在其中。小组关注新中国成立后的情况,穆旦表现激进。芝大的国际公寓(internation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