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研创新的反思

初中数学教研创新的反思

ID:24788191

大小:56.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6

初中数学教研创新的反思_第1页
初中数学教研创新的反思_第2页
初中数学教研创新的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研创新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教研创新的反思贵州省长顺县广顺中学吕艳【摘要】作为教师的专业素养,被广泛应用于教师综合业务能力评价中。有感于近年来各地教研风气的H渐浓厚和教研意识的普遍增强,我们也对纷繁杂乱的教研形式和评价项目的针对性、实效性及科学性感到担忧。【关键词】初中数学;教研创新;反思【中图分类号】G621.14【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7-0079-01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木途径,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支撑,已得到广大教育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和普遍认同。伴随着校木教研制度的兴起和建立,教师研修意

2、识的空前高涨,教研创新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各类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犹有燎原之势,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各种教师业务竞赛与评比活动,犹如雨后春笋,让人应接不暇。说课、(无生)上课评比,被广泛应用于教师入编(职)考试和教师教育能力测试中;说题、解题、命题比赛,作为教师的专业素养,被广泛应用于教师综合业务能力评价中。有感于近年来各地教研风气的日渐浓厚和教研意识的普遍增强,我们也对纷繁杂乱的教研形式和评价项目的针对性、实效性及科学性感到担忧。对于一些地方或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成果展示、教研共同体活动、课题研究等方面存在的乱、假、虚现象,有必要进行认真地反思。一、校木

3、教材时下,国家课程校木化、校木教材课堂化的口号在一些学校十分响亮。一些重视自身内涵式发展、重视教育科研工作的学校,为了锻炼和培养教师队伍,促进青年教师成熟成长,促使骨干教师早U成为名师名家,要求各年级数学备课组或教研组,研制和编写校本教材。一些地方的教研部门也着手开展校本教材的征集与评审工作。这些都是十分可喜的现象,值得提倡和肯定。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对课程的研究和教材的认识还不很到位,由于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学科水平的限制,这些学校所编写的数学学科校本教材,大多是配套教学使用的学生课外练习册、单元复习讲义等,其知识内容的系统性、呈现形式的科学性等方面还有许多

4、值得推敲与斟酌的地方。简单化和低层次的认识,是校本教材编写出现热火朝天局面的主要原因。虽然这些学校对自己编写和开发的练4类校本教材情有独钟,美其名円符合本校学生实际,体现了校本特色,但苏中真正有价值、有特色、体现应有科学性的校本教材却很少。二、学案导学时下,学案导学法实验在全国范围内正呈如火如荼之势蔓延开来,得到许多学校领导的呼应与推崇。有的地区在教育行政领导和教研人员的带领下,整个区域都开始了学案导学的改革和实验。有的学校领导、导学案编辑出版单位甚至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只要使用他们的学案,不要使用教材和省级教研部门组织专门力量研制编写的学生用书的主张和建议

5、。奋的导学案编辑出版单位甚至以合作实验的名义,组织专门人员在全国巡讲,广泛宣传学案导学法的意义和发展前景,鼓吹他们编写的导学案的价值和功效,其真正0的在于推销他们出版的导学案,其商业意图不言自明。他们这•一系列旨在弱化教师主体地位、排斥教材基础作用的做法,理应引起我们的警惕与注意。三、教学改革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江苏某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东某中学“271高效课堂”和山东另一中学“三三六”等教学模式的宣传与推广,各地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改革与实验也呈现着欣欣向荣的局面。不少地区和学校积极尝试和开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不可否认,这

6、些改革和实验的想法与愿望都是积极的、可取的。这些改革的0的都在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获取知识,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但是其中也不乏简单化、粗放型的现象和做法。简单上马和盲0跟风的现象比较突出。什么自主探究“四环节”高效课堂、学案导学“五环节”教学法、课堂展示“六环节”教学模式,不一而足。一些学校不论学科和教师、学生的基础,一律照搬照抄,简单模仿,结果是东施效颦,南辕北辙,形式上是热热闹闹,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学生真正的收获却不敢恭维。四、教学评比一个教师的教学综合素质,如:理解和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学方法选择和应用的能力

7、、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与媒体工具的使用能力、学科素养与专业知识水平等,应该集中地表现在他的课堂教学中。起源于上个世纪末的说课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作为考评教师的主要手段,应用于教师教学评比活动或新教师入职考核中。眼下,起始于广东、浙江等地学校的说题、解题和命题比赛活动,好像也有燎原之势,得到了一些地方的积极响应与广泛使用。冇的地方还将评课能力和水平作为对教师基本素养的要求,应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价活动中。有的地方甚至要求教师与学生一道,参加中考考试答题,并及吋评阅和公布教师的成绩,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价。这些做法的初衷无可厚非,0的是为了引导教师重

8、视和提升自己的解题、命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