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ppt课件

《王阳明的心学》ppt课件

ID:24787016

大小:271.5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1-16

《王阳明的心学》ppt课件_第1页
《王阳明的心学》ppt课件_第2页
《王阳明的心学》ppt课件_第3页
《王阳明的心学》ppt课件_第4页
《王阳明的心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阳明的心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王阳明的心学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1王阳明像3圣贤像赞·崇祯版41、王守仁的心学是明代儒学的主流,也是宋明理学中与朱熹并立的一个高峰。2、他能在朱学的统治下登高一呼,天下向风,是因为他的学说体现了宋明儒学将天理向人伦日用落实的指向。3、他之所以背弃朱学,敢于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主要是以其凡事“求之于心”的道德实践为支持。一、王守仁心学界定5二、王学形成的主客观因素(一)天理的困窘1、1449年土木之变后,明王朝由盛而衰,各种潜伏的社会问题逐渐显露。(1)土地兼并日趋严重。“郡多士大夫,士大夫有多田产,民有田产

2、者无几耳。”(2)农民的地租、赋税日益严重。“有今完租,而明乞货者。”(3)远离家园,形成流民。社会矛盾激化6(4)农民起义爆发,“重开混沌之天。”(5)程朱理学面临严重挑战。以天理作为外在的强制,只能招致强烈的反感。(6)宦官专政是明代的突出问题。王振、王直、刘谨相继干政。①宦官当权,朝政乌烟瘴气②内阁制的确立,官僚之间倾轧严重③皇室与藩王之间的冲突加剧。7凡此种种,与正统理学的规范是格格不入的,但是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彼此倾轧的统治阶级成员,在形式上几乎都是程朱理学的信奉者。(7)深刻的社会危机与程朱理学在挽救危机

3、上的无力,迫使封建思想家在天理之外另辟蹊径。8①王阳明对于这种社会危机,产生了一种深重的历史失落感“今天下波颓风糜,为日已久,何异于病革临绝之时,”(《王文成公全书》)夫今天下之不治,由于士风之衰薄,而士风之衰薄由于学术之不明。”《全书》②学术不明:没有在理论上解决普遍之理与个体意识的关系。③社会危机的产生,与人的行为与天理相脱节有关。9④天理之所以未能成为制约人们的实际规范,并不在于天理本身不合理,而在于它没有与吾心融为一体。案例:拟立法惩罚见死不救的行为?案例:法律对官员饮食的规定。案例:八荣八耻。⑤普遍之理只有与

4、吾心结合起来,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意识,才能规范主体的行为。10总结:正统理学着重于向个体颁布外在的普遍道德律令。王阳明则试图将这种道德律令与个体的内在道德意识融合为一体。(二)新的社会经济因素的折射1、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2、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对整个社会生活及其意识形态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制约作用。11(1)顾炎武:“逮至正德末,嘉靖初则稍异矣,商贾既多,操资交接,起落不常。能者方成,拙者乃毁,东家已富,西家自贫,高下失均,锱铢共竞,互相凌夺,各自皇张。于是诈伪萌矣,纷华染矣,靡汰臻矣。(《天下郡

5、国利病书》)(2)王阳明比较敏锐的注意到了上述现象,深感不安。“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12①如何破功利之见?以封建规范为内容的天理,就存在于主体之中,主体一旦自觉到先天良知,则非外在的功利所能动。②如何破功利之见,就在于如何达到先天良知。“使天下人皆知致其良知,以相安相养,去其自私自利之弊。”(《传习录》)13(三)为第一等事,做第一等人年谱记云:先生于十一岁时,尝问塾师曰:何为第一等事?塾师曰:惟读书登第耳。先生疑曰: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14阳明后学,泰州学派的罗近溪曰不肖幼学时,与族兄

6、问一亲长疾,此亲长亦有些志况,颇饶富,逮问疾时,疾已亟。见予弟兄,数叹气。予归途,谓族兄曰:某俱如意,胡为数叹气?兄试谓我兄弟读书而及第,仕宦而作相,临终时还有气叹否?族兄曰:诚恐不免。予曰:如此,我辈须寻个不叹气的事做。予于斯时,便立定志了。15三、王阳明心学体系的形成(一)前三变而至于道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具足,不假外求

7、,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161泛滥词章,溺习骑射(1)初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2)年少时就表现出了诗赋词章方面的天才。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蔽月山房》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月小山更阔。17(3)1484年,王生母去世,悲痛欲绝,感觉到人生苦乐无常,萌生修道学佛的念头。(4)1488年7月,王阳明奉父之命,去江西与表妹结婚。婚后数月,住在岳父家练习书法,强调心在书法中的作用。2笃信朱学,循序格物(1)精心格竹,忧劳成疾。这种认理的途径走不通,这种圣贤做不得

8、,对朱熹的“格物”说产生怀疑,又“随世就词章之学”18(2)1498年,27岁,“自念辞章艺能不足以通道,求师友于天下,又不数遇,心持惶惑。”王阳明读朱熹上宋光宗疏里面的一段话:“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于是,调整自己的读书之法,但是结果却是“物理吾心,终若判而为二,不能融合为一。”旧疾复发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