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785643
大小: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产科危重病人安全转运与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护要求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呼吸、血压、心率、神志、瞳孔,根据病情变化及吋进行处理,做到有效的生命支持、器官功能维持为主,以及必要的专科救治。1.3转运仪器与设备使用新吋代全顺牌JX50487XJHMCA型多功能监护型救护车,配有4头无影灯、多参数心电、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监测和电击除颤功能、便携式电控气动呼吸机、负压吸引器、心电图机、气管插管喉镜、简易呼吸器、微泵、氧气瓶和各类急救药品。2结果28例产科危重病人途中病情变化,通过及时处理后全部转为穂定而安全送入网络医院,冋访全部转送病人,救治成功为100%。2.130例产科病人转运情况(见表1)表130例产科危重病人转运情况(n%)2.2急救
2、与护理2.2.1病情评估产科需转运的病人大多病情凶险,具有危重症发生突然、病情严重、危及生命的特点。因此120急救医护人员达到现场后,医师立即对患者全面评估,详细询问病史和生命危象发生的原因,以便转运途中应采取哪些措施。2.2.2监测生命体征重点是血压、心率、呼吸、意识、瞳孔、皮温、腹部等相关情况变化,同时观察尿量、体温、患者表情、面色、呼吸深浅、呼吸节律、敷料、敷垫浸染程度等情况,发生异常立即处理。2.2.3—般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畅通,特别子痫病人宜采取头低侧卧位,用吸引器吸出喉头粘液,另置U咽管既可通畅呼吸道又可预防咬破唇、舌。同吋给予鼻导管吸氧,尽早开放静脉通道,保持通道的可靠和稳定。
3、2.2.4及时纠正休克产科休克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有共同的特征,但产科休克又奋苏特点,如出血量大、速度快、来势凶猛,休克旱期表现吋间很短,在短吋间内就出现休克晚期表现[1】。在转运过程中虽然输血可能性不存在,但积极的扩容,改善微循环灌注十分必要。适吋纠酸、改善心肺功能、预防肾衰、使用扩血管药物为后续救治打下基础。2.2.5控制抽搐保证通气,产科子痫患者即选用硫酸镁控制抽搐,首剂负荷量为25%硫酸镁10ml加50%葡萄糖20ml经静脉缓推,以后再用25%硫酸镁60ml加入5%葡萄糖1000ml中静流。子痫病人常伴脑水肿可选用速尿20-40g静滴,或20%甘露醇250ml,于30-60分钟滴完。
4、肺羊水栓塞应立即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尽早使用大剂量速效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过敏,通常先以地塞米松20mg静注,继而滴注。控制心衰解除肺高压选用西地兰及罂粟碱。2.2.6心理护理产科危重症出现突然,患者及其家属对突发疾病缺乏心理准备,患者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患者家属也因心理难以接受而导致情绪失控。从而护理人员语言要柔和,态度要真诚,要给患者安慰和鼓励,可使患者及苏陪人起到镇静的作用。护理人员语言安慰特别要注意产科特色,要根据农村的风俗,民族>J惯,不同年龄层次对新生命的期望值且又不违背国家政策的心理疏导,反之则会引起患者及其家人的反感。另一方面要重视非语言的沟通,护士熟练的检查动作及急救时的手法轻巧
5、、准确,0光显示的自信均会影响到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非语言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消除患者及其陪同人员的紧张、焦虑、恐惧和怀疑心理,缩短医患间的心理距离,显得至关重要。3讨论安全转运危重病人是120急救中心以二甲以上医院为中心向周边各基层医疗机构辐射形式的网络枢纽,是专业化救治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抢救危重病人生命成功率,减少危重病人致死率发挥了十分冇效的作用。景德镇市医疗紧急救援中心于2008年8月成立,其模式为“指挥调度型”,苏特点是各分站护理人员固定、医师轮岗,如何提高安全转运危重病人是院前急救的主要课题,从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危重病人安全转送,转送途中危重症及专科护理技术的提高,是实行安全转
6、送危重病人的有效策略,从而危重病人转送应做好如下工作。①急救医护人员除具备整体综合和紧急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的病种如产科危重症等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强化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救治水平。②危重病人特别是产科危重病人多发生在边远山区或条件较差的乡镇卫生医院从而急救设备与药品的准备是否充分是安全转运的基础,苏设备和应急药物应在达到流动ICU的标准,应另配置产科急救箱,如液体复苏、止血、产包等专科药物与器械。③危重病人转运,120急救中心护理人员即成为急救中心的中心环节,因此,随车护理人员即应保持三方沟通,一是将救命性处理延伸到急救现场。二是接到病人后将病员所有信息和预期到达医院的时间告诉
7、接诊医院,以实现院前院内急救无缝隙衔接,使患者得到更快速、奋效地救治。三是转运途中与患者及苏家属的沟通,包括向家属介绍病情与风险、履行签名手续、稳定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等,防范医患纠纷。④合理处置为患者提供最冇效的后续救治机会。由于需转运的危重病人特别是产科等患者均为急诊病人,接诊有着一定的时限性,要求询问病史,检查有的放矢。处置事宜本着救命而不是治病这一原则。参考文献[1】丁训杰.急诊抢救手册(修订版)[M]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