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能力

简谈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能力

ID:24763162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简谈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能力_第1页
简谈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能力_第2页
简谈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能力_第3页
简谈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能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简谈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谈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能力导读: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能力是一篇关于气体和氧气方面的大学毕业论文提纲,适用于本专业专科生和本科生以及硕士研究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阅读参考借鉴,希望对学生们的论文写作启到帮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地发展学生的智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说: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中学化学教学中,充分挖掘化学实验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引导此篇论文原创shuoshilunargin:0auto;font-size:12px;color:#666666;">气体和

2、氧气大学毕业论文提纲燃烧,而装有呼出气体的瓶中木条熄灭,从而证明人呼吸是消耗了氧气.方案三:与方案二相反,是先向两瓶气体中伸入燃着的木条,然后分别向两瓶气体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理由上.还有一些其的设计,都太简单给以排除.经过讨论得出方案二行.以看到,最后整个步骤以及仪器的使用,都与教材一致,但效果却不一样,从而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体现更加完美.二、适当提高课本中实验的操作要求适当提高教材中实验的一些要求,也以创造探究性思维的环境.例: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演示实验时,学生发现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讨论完几个方面能的原后,以给学生提出新的课题何精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生

3、进行讨论设计,得出了多种方法,然后让大家加以比较.一种方法是先往瓶中装满水至胶塞位置,然后倒入量筒测量这部分水的体积(即瓶内空气的体积),待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再测量一次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即氧气的体积气体专业全日制论文如何写27251160),从而算出氧气的含量.该方法原理上看正确,但被别的学评价有误差,认为导管里还有一部分水.改进的方法是直接用量筒盛水来代替烧杯盛水,这样通过两次读数差更精确额的测定出氧气的体积,避免了导管中留有水引起的误差.通过这种教学设计,以使学生探究中深入思考,领悟科学研究的严密性.三、改造经典实验经典的实验装置涉及的仪器往往是成套使用的,只要其中的一个部件

4、发生损坏,则整套仪器无法使用,以实验室里经常使用的是的简易装置,简易装置的使用其实是仪器的组装问题,理解了仪器使用的原理后,完全以充分利用种实验资源,由学生自由选择与组装.使成为学生探究思维活动的课题一、例: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内容时,先让学生讨论启普发生器使用的方法、原理和使用条件,然后向学生提供一些仪器与器材,由学生组装能多的以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学生动手组装的过程中,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四、精心设计探究性实验习题选择的探究性实验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实验操作方面的探究性学习会占据大量的时间,而且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实验习题只需要利用

5、大脑的思维,利用有的知识,大脑里形成探究步骤,大脑里比较分析种能情况的利与弊,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例:某混合气体能含有H2、CO2、H2O、CO四种物质,请设计实验:(1)只验证混合气体中确有氢气(2)要时验证混合气体中既有H2又有CO.这道题中的验证一般都是需要用到还原氧气铜的实验装置,通过检验产出物中水和二氧化碳来证明氢气与一氧化碳的存,但是会受到原气体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的干扰,以必须现将们除去再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除去原混合气体中水和二氧化碳,还是检验产出物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都存先与后的问题,一个是先除去二氧化碳再除去水,一个是先检验水再除去二氧化碳,时还存尾气处

6、理的问题.通过这类试题的训练,能给他们创造出更多的思维训练机会,从而提高探究能力.总,教学中,要注意学生从学生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本篇简谈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能力论文范文综合参考评定下度:优秀标题性,要通过种方法创设教学环境,使学生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讲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产生对自然、社会的亲近感,拉近生活与科学间的距离,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