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思考

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思考

ID:24751517

大小:4.90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8-11-15

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思考_第1页
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思考_第2页
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思考_第3页
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思考_第4页
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思考2017年8月30日主要内容1.新工科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2.中外工程教育改革经验比较3.面向新经济的工科专业改造4.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5.新工科的教师发展与评价6.我校的新工科建设与发展1.新工科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工科”是本质,“新”是取向新工科建设应以理念的率先变革带动工程教育的创新发展。新工科更加强调积极应对变化;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根本挑战在于探索不断变化的未知。新工科更加强调主动塑造世界

2、;新工科应走出“适应社会”的观念局限,主动肩负起造福人类、塑造未来的使命责任,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新工科建设的内涵解读1)理念新:应对变化,塑造未来新工科作为一种新型工程教育,其育人的本质没有变,但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发生了变化。A、人才结构新,工程人才培养结构要求多元化当前我国产业发展不平衡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和工业4.0示范的并联式发展,人才需求复杂多样,需多元化人才培养结构;需重新确定各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及规模根据对未来工程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建立以变化需求为导向、以产业调整为依据的工程教育转型升级。2)要求新: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美国工程院发布的《

3、2020的工程师:新世纪工程的远景》报告中指出:优秀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商业和管理知识、领导力、道德水准和专业素养、终身学习等是未来工程师应具备的素质;B、质量标准新,非常强调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我国未来的工程人才培养标准强调以下核心素养:家国情怀、创新创业、跨学科交叉融合、批判性思维、全球视野、自主终身学习、沟通与协商、工程领导力、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素质素养。新工科要根植于我们的历史沉淀和传统优势;新工科要面向未来,通过人才培养理念的升华、体制机制的改革以及培养模式的创新来应对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和未来不稳定的变革挑战新工科反映了未来工程教育的形态,是与时俱进的

4、创新型工程教育方案,需要新的建设途径。A、继承与创新3)途径新:既要继承创新,又要交叉融合等B、交叉融合是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是基于多学科交叉、产学研相融合(例如,斯坦福大学的硅谷模式)等。C、协调与共享以协调推动新工科专业结构调整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通过协调工程教育多利益主体关系,形成了高校主体、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逐步突破制约工程教育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壁垒、资源壁垒、区域壁垒等。“新工科”自2016年提出以来,教育部已经组织高校进行了深入研讨,2017年后就形成“天大行动”、“复旦共识”和“北京指南”,是新经济背景下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也

5、是今后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维、新方式。1)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需要建设新工科重大战略需求(如互联网+)是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起点;适应新经济,需要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高等工程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中有重要的使命担当。2)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需要建设新工科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创新驱动成为许多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大数据分析等新兴科技趋势下,人才培养成为关键。新工科建设的必要性3)落实立德树人新要求需要建设新工科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新工科建设遵循工程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工程创新人才发展规律。新工科的特征战略性创新性开放式系统化针对社会的变化和需

6、求,将发展新工科作为一个系统,设计一个教育、研究、实践以及创新创业的完整方案。新工科是更高层次的开放式工程教育;形成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深度融合的共建共享大格局。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以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是工程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新工科需要重塑我国工程教育,而不是旧范式下细枝末节的修补。新工科的特征建设一批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一批多主体共建的产业化学院;建设一批产业急需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一批体现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新课程;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研发于一体的实践平台;建设一批跨学科的新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一批直接面向当地产业的技术服务中心;培养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强的

7、高水平专业教师;形成一批可推广的新工科建设改革成果。新工科建设的改革路径到2030年,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工程教育体系,有力支撑国家创新发展;到2050年,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建成工程教育强国,成为世界工程创新中心以及人才高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新工科建设的目标2.中外工程教育改革经验比较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OBE)在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了教育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