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736892
大小:87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三宋明理学作业1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宋明理学一、选择题1.下列哪位思想家最早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 )A.韩愈B.周敦颐C.张载D.朱熹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据教材所述,韩愈最早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并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故A项正确。2.宋之前,儒家重“人道”,而道教则主张“人道”应向“天道”学习,认为“道是世间万物之原”。基于此挑战,宋代儒学( )A.提出“天人感应”学说B.首倡“格物致知”C.提出“理”为万物本原D.充实了伦理纲常解析:选C。关键信息是:“道是世间万物之原”,基于此挑战,理学家提
2、出“理”是万物的本原,故选C项。3.1241年正月,南宋皇帝下诏,规定朱熹与孔子在孔庙中一同受祭祀。下图是某道观朱熹、文昌帝君、孔子三人共同拜祭雕像,把朱熹与孔子放在道观中同等地位一同祭祀。这主要是由于朱熹( )A.奠定了儒家学说的思想基础B.规范了社会人群的伦理道德C.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思想主张解析:选B。统治者下诏,规定朱熹与孔子在道观中一同受祭祀,主要是因为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规范了社会人群的伦理道德。A项是孔子的成就;C项是董仲舒的成就;D项是朱熹的思想主
3、张。B、D两项均是朱熹的贡献,但只有B项体现了统治者的要求,故选B项。4.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屩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生意的根源,也就是天地生物之心,藉以识仁。该诗所反映学术思想属于( )A.道教B.佛教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生意的根源”含义是要从对自然世界景物的观察中体会真理(天理)的存在,借此指导自己的生活,这符合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所以答案选C,A、
4、B两项与上述儒学思想不符,D项强调反观自省,从内心深处寻求天理(良知)的存在。5.朱熹认为:存天理,去人欲,不仅是臣民的事,首先皇帝要明察天理与人欲之辨,以裁处事务。这段话反映出( )A.“存天理,去人欲”是为封建等级制度服务B.反映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要求C.压制人欲,迫害百姓D.要皇帝带头修养,以身作则解析:选D。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首先皇帝要明察天理与人欲之辨,以裁处事务”和所学史实可知这段话反映的是统治者应该具备的素质。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6.王守仁的心学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5、。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的“格物”是( )A.本原B.目的C.途径D.本心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的掌握。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王守仁认为良知就是天理,应通过格物这一方法(即途径)达到融会贯通而明“理”的目的。7.宋明时代的儒家讲究“存天理,灭人欲”“心即理也”,佛家讲究忍耐顺从、悟道参禅,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唯物主义B.都是唯心主义C.都主张格物致知D.都推崇三纲五常解析:选B。本题为比较型选择题,考查宋明理学的实质。宗教属于有神论,肯定是唯心主义,而
6、理学和心学提出的“天理”和“心即理也”也是一种唯心主义哲学。故B项符合题意。8.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这一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是( )A.女权意识的觉醒B.理学的深刻影响C.商品经济的发展D.战乱和社会动荡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在明清时期出现人数猛增的显著变化,“贞节”是对古代女子道德要求的重要体现,当时理学宣扬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封建伦理
7、道德,“贞节”其实就是表现之一,故B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9.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孔子材料2:(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古今适用的道理)。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3:万物皆是一理
8、,至如一物一事,虽小,皆有是理。——《二程遗书》卷十五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朱熹请回答:(1)从材料1可以看出孔子有哪些主张?(不得摘抄原文)这些主张反映了他生活时代的哪些社会特点?(2)根据材料2,汉武帝推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根据材料3,概括宋代“理学”有关世界的本原和贯通明理途径的观点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内容、发展。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1中归纳要点即可,注意题目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