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721228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落实“以探究为核心”理念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落实“以探究为核心”理念的思考 新课程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也是科学课堂的灵魂。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笔者有幸执教三年级《水和水蒸气》参加石狮市科学优质课比赛,在备课与研讨以及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本人更是深深体会到只有抓住这个“核心”和“灵魂”,把科学探究落到实处,才能提高我们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就以本节课为例谈谈落实“以探究为核心”理念的点滴看法。 1、以培养探究方法为中心,定位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的设计时,笔者试图以“蒸发”和“凝结”这两个概念为媒介,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
2、察、猜想(假设)、比较、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亲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结论,应用知识等完整的探究过程,从中掌握初步的探究方法。这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评价”为手段,着力养成学生的探究习惯,形成探究意识,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如在教学“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4这一环节,就很注意引导学生怎样进行猜测、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比较实验来得出结论,学生在对比实验的过程中,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了加热的水刚开始会冒泡泡,不一儿便会有白烟,紧接着水就会减少直到变干,而没加热的水却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从而培养他们认真有序观察的能力。当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时,我又及时引导,猜测也是一种
3、很好的探究方法,是很多科学家在研究问题时经常用的方法,再一次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 2、以生活实际的探究为素材,组织教学内容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也就是要求我们的科学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生活融于课堂,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更能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通过自己的“实践”,感受到科学探究是鲜活的、是具体可感的;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探究并不神秘;感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继而喜欢科学、爱科学。 因此本课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的切入与展开都
4、是以学生的生活为教学素材和依据,如在通过观察、实验学习蒸发现象后,就让学生用“蒸发”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蒸发现象:下雨后,地面一会儿就干了;拖地、檫桌子、擦玻璃、洗衣服等等就是因为水蒸发的缘故,才会变干的;在教学“加热能使蒸发加快”后,就引导学生利用这一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头发湿了以后,怎样能加快水的蒸发(用电风吹);衣服湿了,怎样加快水的蒸发(在太阳底下晒、烘干机烘)等等,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既深化了科学知识,又解决了实际问题。当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用来解释生活现象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也
5、在无形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以探究活动为重点,设计教学过程4 为了充分贯彻“主体性”和“探究性”的教学理念,克服传统的“满堂讲”“满堂灌”的现象,整节课分别设计安排了“水到哪里去了?”、“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空气中的水”等三个探究活动贯穿整个教学始终,在教学过程中,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方法让学生自己寻找,过程让学生自己尝试,结论让学生自己总结。 如在教学“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吗”这环节,我首先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如果烧杯里的水经过十天、二十天、一个月甚至是一年,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变干了)这样蒸发的速度也太慢了,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蒸发得快一点?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生
6、活经验进行猜测,进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加热真的能加快水的蒸发吗?”其次让他们仔细观察准备的材料,引导他们思考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设计实验,证明自己刚才的猜测――“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是正确的。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法来进行试验:给两支装有同样多水的汤匙的其中一支加热,另一支不加热,并把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学生从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学生在经历提出问题――大胆猜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中,不仅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打通课内外联系为手段,让学生亲历完整的探究过程4 亲身经历完整的探
7、究过程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在亲历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成功与兴奋,挫折与失败,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课前的探究活动链接到课中,将课内的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以打破课堂上探究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显得尤为重要。 如在教学“水到哪里去了?”这一认识水蒸气的环节中,由于受课堂探究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在自然常态下,观察到水槽水位的降低。因此,早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