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685177
大小:11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5
《基于soa的投连险净值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SOA的投连险净值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设计并实现基于SOA的投连险净值服务系统,旨在实现高效率的信息共享,提高投连险产品的服务质量,为合理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本文首先梳理了投连险净值计算的业务流程,总结了目前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系统需求进行分析、建模。然后通过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方式对系统服务进行设计;采用服务编排模式对系统架构进行设计。最后结合SCA、BPEL、eBAF等相关技术对系统加以实现。 【关键词】SOASCABPEL投连险净值 投资连结保险(简称,投连险)是一种新型的人寿保险,最早产生于20世纪5
2、0年代的英国,而后流行欧美国家,我国于1999年10月首次推出投连险产品。投连险以其集储蓄、保障、投资三位一体的投资方案,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推崇,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寿险产品未来发展的方向。我国财政部财会[2002]1号文规定,投连险独立账户的资产应于合同约定的计价日进行估值,并进行账户净值宣告。根据相关评估机构对外公布的评估报表,作者所在的寿险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投连险商品开卖至今,投连险账户收益一直处于业界的中上游水平。因此,如果能注意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提高投连险商品的服务质量,为投资部门提供更为充足的投资依据
3、,帮助他们做出更为合理的投资决策,势必将持续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但是根据目前系统的运作情况,系统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8 (1)A公司系统成型较早,原来的软件设计开发方法比较陈旧,甚至已经限制到了A公司未来的发展。 (2)近年来,A公司业务发展迅速,系统维护、升级频繁,而系统在设计之初并没有很好地从全局角度规划。因此,系统的耦合性较高,系统维护成本较大,不能做到随需应变,且应用零散,复用度不高。 (3)由于每日投连净值作业涉及到各个业务单位,系统运作的时效性欠佳,投连净值经常不能及时、准确地对外宣告。 (4)信息资源分散
4、在各个系统,难以实现有效共享,并且数据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SOA以其业务与IT对齐、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业务和IT灵活性等特点,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SOA以“服务”作为基本元素,其核心概念是重用和互操作,它提倡将IT资源封装成可操作的、基于标准的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成为系统。[1]因此,SOA是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的利器。 另外,A公司信息化建设相对比较成熟,具有完善的硬件设施、软件环境,先进的创新意识和管理理念,并且员工普遍具有较高的信息化素养。因此,在施行SOA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综上所述,本课题
5、将采用SOA来设计并实现投连险净值服务系统。 近年来,IBM在世界范围内积极投身于SOA市场,并致力于为多个行业的不同企业提供基于SOA的解决方案。根据实际客户经验,IBM定义了企业实施SOA的五个切入点。8 (1)人员。帮助生成调用和实现更好的协作,增强用户体验,提高业务效率。 (2)流程。通过构建灵活、可重用的服务,优化现有业务流程。 (3)信息。整合信息,消除信息孤岛,更大程度地发挥企业信息的作用。 (4)连接性。有效地连接基础设施,将人员、流程以及信息相互整合。 (5)重用。实现IT资源的最大化重用,提高投资价值,
6、缩短开发成本。 AmberPoint、SonicSoftware和Systinet等公司联合推出了SOA成熟度模型。该模型可以为企业应用软件建设提供一个框架,从而正确地评估SOA在企业中的适用性以及收益。 (1)初始化服务。 企业应用系统没有总体的规划,每个项目的实施都是独立进行的,SOA实施的受益者为单个应用。 (2)架构化服务。 企业内部形成统一的技术架构和开发规范,开发人员更关注业务。企业具有统一的SOA应用平台,能够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地交付项目。 (3)业务和协作服务。 通过企业内部一整套完备的规范和方法论,
7、对企业的业务及流程进行规划和梳理。 (4)可控的业务服务。 在统一的基础设施上对服务进行整合、控管。8 (5)优化的业务服务。 实现企业业务流程优化及资源分配。 根据目前A公司系统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重用角度切入,以SOA作为解决方案,对投连险净值计算流程进行优化。另外,由于A公司目前为止还没有应用SOA的相关经验,因此此次实施SOA,旨在达到SOA成熟度模型的1至2级水平。 1基于SOA架构的服务分析与设计 SOA以“服务”作为基本元素和核心,提倡将IT资源封装成服务。所以,服务的识别对于系统实施SOA的成功与否起着至
8、关重要的作用。目前,SOA服务识别模式主要分为三种:自顶向下的服务识别模式、自底向上的服务识别模式以及上下结合的服务识别模式。[2] 1.1自顶向下分解业务进行分析 1.2自底向上进行分析 自底向上的服务识别模式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