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语文教学中的“干货”

也谈语文教学中的“干货”

ID:24682769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也谈语文教学中的“干货”_第1页
也谈语文教学中的“干货”_第2页
也谈语文教学中的“干货”_第3页
也谈语文教学中的“干货”_第4页
资源描述:

《也谈语文教学中的“干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也谈语文教学中的“干货”  我不只一次听到专家教授们在评估我们语文教学时提到“干货”一词。《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一书,在谈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时,也提到这个很热门的词。他说,我们现在课改后的语文教学走入了一个误区。表面上看,学生们都在积极参与,热烈讨论,课堂气氛活跃,真正落实了以生为本、以文为本的教学思想,但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到底能有多少“干货”,对此他表示怀疑。  我不知温儒敏教授提到的“干货”是否涵盖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养成的能力,但我在不同场合听到了这个词的指向,即知识量化指标。比如,讲述小说时,他们要看你是否讲到小说文体的有关知识;讲述散文时,他们要看你

2、是否给学生传授了文以载道的思想;讲述诗歌时,他们要看你是否讲到韵脚与节奏;讲述文言文时,他们要看你是否给学生讲解了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语法知识……评价一个老师的水平,他们看你是否能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汩汩滔滔;能否让渊博的学识在学生面前畅快流淌;提问时,学生能否把老师讲授的知识原原本本地复原出来……这证明一点:评价一节课,评价一个老师,评价一个学生,尺度只有知识。4  我不否认知识的重要性。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靠死记硬背,踏入大学的门槛。曾几何时,高考考的是课本,很多是课本上不变的原题。只要你背下来,只要考试时你碰上了,你一定能

3、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心愿。这样的考试,给我们的教学建立严密的知识体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没有哪一位老师敢打破这样的教学规则。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考试的水源,获取教师、学生、考试三角之间的极度稳定与平衡。事实上,我们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为人类培养出了数不清的人才,也有少数极为顶尖的人才。4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忽然发现,用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创造力大大减弱。我们培养孩子接受与复制,没有培养孩子剪贴与重建,更没有教会他们剪贴与重建的方法。在灌输意识的影响下,孩子们只知道,是小说就得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就得有强烈的矛盾冲突,就得找到开端、发展、高潮

4、与结局。他们固守着教科书,固守着老师讲授的小说理念,走出校园。他们不知道现在的世界小说已经发展到什么阶段,不知道小说已经走向探索心理世界的大趋势。阅读小说的标准还停留在几十年之前,甚或几百年之前。如果有那么一两个写作小说的爱好者,我们会留给他们怎样的缺憾,他们又要花去多少时间来弥补拖欠的阅读?其实,研究一下近几年的高考题,再研究一下考试大纲,就会发现,命题人早已转变了命题方向。考试不是考查死知识。而是考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思维创新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这个社会的关注广度与深度。陕西省的语文试卷,这几年一直用全国统一卷。除了名句默写之外,哪一道题能

5、看出课本死知识的明显迹象?即是对成语的考查,也不会默写成语的意思,而是把成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让考生分析判断。文言文阅读,一定不会从教材里选学过的文本。文学类文本阅读,一道8分的探究题足以看出命题人对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方向的引领。论述类文本阅读,更是对学生思维严密能力的精细考查。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的变化的纵横比较,应该明白,教学的重点应该转移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来。可惜,我们更多的老师,甚至更多的专家,根本不研究高考试题的这一巨大变化,依然用传统的理念组织自己的教学框架,把培养学生能力放在次要位置,把传授知识当做金科玉律,还要给年轻教师传授僵死

6、的秘诀。  所以,我们要明确“干货”到底指哪一方面?知识的干货一定要有,但是能力的干货才是重中之重。知识的干货好积累,能力的干货绝不是老师一味的传授形成的,也不是某一节课的教学就能很快完成的。它要靠学生长期的反复的训练,要靠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讨论课、诵读课、训练课、表演课,等等。只要学生形成了能力,他们获取知识的干货就很容易。而且,知识更新的速度目前非常迅疾。别的不说,光一个手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有多快!如果你没有汲取新知识的能力,随时都有可能会被摔进商业的垃圾堆,遭遇淘汰的厄运。  说到干货,我也会想到那些脱掉水分的木耳和香菇。这些木耳和香

7、菇,是有时效性的。存放时间太久,年代太久远,它们的香味也会淡去,营养价值也会大打折扣。一部分整日里东奔西跑的“专家”,有多少时间去阅读新文学作品,有多少时间去欣赏新文学评论,有多少时间去研究新文学现象背后的规律,然后进行鉴别筛选编入教材。这样的专家,能储存多少“新鲜”的“干货”呢?每年18套高考试题,我们老师得花去多少时间研究?如果只停留在研究高考试题上,能把教给学生的知识与这个迅猛发展的社会接轨吗?能把培养的技能与各行各业需要的能力契合吗?那么,老师储存的“新鲜”的“干货”又有多少呢?4  有一项统计表明,全世界一天写出来的化学论文,一个人一年时间都

8、无法读完。那么,我们现在要教给学生的“干货”,又怎能只用一个知识指标来衡量呢?我们满腹储存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