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ID:24682120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几个误区_第1页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几个误区_第2页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几个误区_第3页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几个误区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几个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摘要:要防范小学作文教学走入误区,正确把握作文教学中的仿写、观察和积累,教师必须走出误区,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写作。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仿写与观察;生活素材积累  在小学各学科中,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而作文教学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虽然十分重视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但师生却对作文教学均感头疼,学生一提笔就感到无事可写,或想到一句写一句,结果作文内容空乏,语句不通,思路不清。学生头疼于苦思冥想,难以“交差”;教师则头疼于满篇见红,收效甚微。而这其中,教师对作文教学也有些片面认识,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仿

2、写中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教师对仿写文章的实质存在片面认识,让学生感到仿写文章就是改动原文几个词的“抄写”。仿写是小学生刚学写作文的垫脚石和开启写作的金钥匙。但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没有理解仿写的内涵,或只是对学生笼统地说“照样子”写文章。这样使学生误以为仿写就是改写原文的几个字为标准,也就是简单地照葫芦画瓢。结果,学生仿写文章时就只是偷梁换柱,换汤不换药。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是提不高。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对原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内在理解,从而使学生走入了误区。如,有位学生按照原文《橡树》仿写《榆树》如下:“4花园里生长着一棵橡树(榆树)。它一年比一年粗壮高大,一年比一年挺拔威武。

3、它那亭亭如盖的树冠遮天蔽日,浓密的树荫挡住了它周围所有树木的阳光。随着一天天的强壮,橡树(榆树)变得越来越骄傲。有一天,……”这位学生只是把“橡树”改成了“榆树”,其他的内容一字没变。所以,仿写时首先要选好作品,所选作品必须是具有代表性的,尤其是适合学生的。其次是学生动笔前,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要对原文多读,读深,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思想意图和情感表达。通过学生思考,运用原文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思路去分配材料和组织语言,经过这样的不断仿写,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有所提高。因为,当脱离仿写之后,学生就可以借用仿写过作品的方法及思路,并且通过自己的加工润色,变成自己的作品。这样才会使文章的思路流畅、语言通顺

4、、内容充实。  二、对观察事物存在误区  把观察事物理解成了观看事物,导致学生对事物没有全面深刻的认识。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从现实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观察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写作中,应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进而指导其对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认真观察。所以说,观察在作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殊不知,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没有目的性、精确性和顺序性,更没有深刻性,只是看到了事物的表面现象和一些局部特点,或对事物根本视而不见,当回到写作中时,头脑中又是空空如也,无从下笔。长此下去,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更严重的是对学生的观察能力产生了误导。4  朱自清的《

5、荷塘月色》是在常见的熟知的事物里发掘出优美意境的范文,以至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山路元无人,空翠湿人衣”等佳句,无不是以作者热爱自然进而观察自然为前提的。教师应利用双休日多组织一些郊游、野炊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并在活动中“现身说法”,指导学生的观察与写作。同时,对学生在校园内所能见到的自然景象,也应结合作文的序列化训练予以观察上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要有相应的知识准备。如果教师要求学生观察榆树,那么教师就应该先向学生介绍榆树多生长在什么地方以及生长特点,或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其次,指导学

6、生观察的方法和技能。如观察顺序,先观察榆树轮廓形状,再观察细节枝叶。充分利用感官,听风吹树叶发出的声音,摸树干枝叶的质地,尝榆钱的味道。再次,观察要细致耐心,会运用比较。榆树叶与柳树叶比较,榆钱像什么……  三、生活素材积累存在误区  的确,多看一些好的书籍也是间接的生活体验,但误以为让学生多背优秀作文就完全可以提高写作是错误的。因为作文是一种创作,而创作需要真情实感,真情实感来自于生活体验。陆游在《示子?》一诗中,针对儿子的学诗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4,一语道破了写作的玄奥。而学生只背优秀作文,不去观察自己身边的一些人和事,只一味地套用别人的作品,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只能是追求华丽的

7、辞藻和一般的形式,但内容空乏。众所周知,历史上很多大家文豪都是通过自己亲身体验社会民情、感受自然风光后才写出了千古之绝唱。如,杜甫体验社会民情,写出了感人肺腑的《三吏》《三别》,李白游览了名山大川,写出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名句。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是其典范之作。所以,绝对不能片面地让学生背诵优秀作文选,更重要的是学会对生活体验的积累。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贴近现实、贴近社会和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