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681442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作为承担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组织者的数学教师,毫无疑问地要承担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任务。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谈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要自觉、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采用各种积极措施,消除
2、教学设计、评价和管理中一切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预防学生心理失常,努力创设一个生动活泼、轻松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一、科学地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4 在学校,学习的内容、作业过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学生会觉得学习枯燥无味。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的要求过高、过严,学生对学习会产生惧怕感,这样学生可能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学习采取消极的态度。因此,我们要努力在课堂这个特定的环境中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激发学生愉悦的学习情绪和高度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
3、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所以,我们要坚持快乐情绪、激发兴趣、增强自信的原则。 二、恰当地运用数学评价杠杆 每个人总是希望听到别人的称赞,学生也是如此,这是一种良好的内心体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自己对学习变得更加自信,达到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这是现代发展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而且,对学生来说,成功本身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享受成功的感觉,体验到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实现自己计划的那种满意的心情。 三、合理地安排合作学习 学
4、会合作是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合作精神是未来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容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他也能被他人所理解,被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交往,人际关系和谐。 四、客观地对待学生差异4 在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课堂由教师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多了动感,多了鲜活,还时有学生的真知灼见,语惊四座。这是令每一位教师都感到欣喜的事情。那么,还有一些学生呢?他们积极地参与了吗?他们学会了新知吗?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正视学生中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
5、人格差异。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各种方法的运用,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成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健全的人格。 1.关注学困生,使他们享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除了面向全体以外,要特别关注学困生。比如,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就要有意识地把好、中、学困三种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里,每个学习小组只安排一个学困生。对小组里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任务,防止小组讨论时优生发言,学困生无言的局面。 2.关注个体差异,做
6、到因材施教 教师根据学生差异,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实现“目标分层、施教分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的分层教学。如,我布置七年级(下)《轴对称变换》一课课后练习时,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自行选择A、B、C三个等级的练习,没想到效果极佳,选A的当然很自信,是挑战难度最大的;选B的也不甘落后很快完成;选C的学生并没有出现我想象的窘象,而是让我高兴地看到“他们由于选择的题目是难度最小,都能把题做出来,脸上露出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层面上进行学习,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再产生自卑,换来的是成就
7、感,使民主教学得到真正的落实。 3.尊重学生个性,满足不同心理需求 在学困生中经常听到“我对学好数学不抱任何希望”“我放弃数学”4等丧失学习信心的言论。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无论用多大的劲,学好数学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因为考试总是不及格,思想上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对学好数学的信心不足。因此,要鼓励学生的每一次成功,积累点滴成功,这不仅会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激发更强的成功欲望,而且会把老师的评语、活动中的成绩当作自己成功道路上的新起点。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组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教育整体。在数
8、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教师都应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充分挖掘课本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机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逐步使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了,学习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