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676305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摆手舞介绍之一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摆手舞介绍之一摆手舞是土家族的民间大型群众舞蹈,也是土家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文化标志之一,在湘西北,乃至鄂西、渝东等武陵山区的土家族聚居地广为盛行。 关于摆手舞的历史在湘西北地区的有关县志中有明确的记载。清乾隆二十八年《永顺府志风俗篇》载:各寨有摆手堂,又名鬼堂,谓是已故土官阴司衙署。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止。男女聚集跳舞长歌,名曰摆手,此俗犹存。清同治永顺贡生彭施铎所作的竹枝词曰: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均说明了摆手舞作为土家人喜闻乐见的一种大型民间群众舞蹈在清代就已在湘西北相当盛行了。 关于摆手舞,《龙山县志》、《
2、永顺府志》、《保靖县志》、《续修永定卫县志》等清代志书中,均有详细记载。永定区的茅岗、青安、罗水一带土家族聚居的村寨均有摆手堂或土王庙遗址,至今,土家人进行祭祖和摆手舞活动仍在这些遗址上进行。摆手舞活动的日期大至相同,龙山、保靖的土家族人有的在农历二月初七举行,称为社巴日;有的在三月或五月举行,又称为三月堂或五月堂;永定的土家族人则在农历六月六举行,但大部分地区都是在正月举行。每逢摆手舞活动日,土家族不分男女老少,均身着盛装,聚集摆手堂前,在梯玛或掌坛师引领下,翩跹进退,踢踏回旋地摆手狂歌,通宵达旦。永定土家族聚居地七年寨人写的《七律七年寨看摆手舞》把土家人的摆
3、手舞活动描绘得淋漓尽致:峒蛮古寨趣闻多,好看当推摆手歌。娇俏妹娃联袂舞,有情小伙应声和。翩跹进退呢喃语,踢踏回旋媚眼睃。一阵呆嘟溜子紧,齐人合唱也嗬嗬。 摆手舞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综合反映,它使土家族主要文化艺术通过摆手活动加以集中表现出来,因此,其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在活动中宗教祭祀、有传统文艺表演,也有商品交易。在文艺表演中有歌舞、有戏剧、有曲艺、有武术气功。由于地域的不同,其文艺表演形式也各有特色。因此,其表演形式、规模也多种多样,异彩纷呈,但都有以下共同特征: 摆手舞是土家人民纪念祖先,祈求后代兴旺发达,人寿年丰的一种舞蹈仪式。摆手舞分为大摆手
4、舞和小摆手舞,由参加的人数和村寨的多少来区分。大摆手舞往往是数十个村寨联合举行,规模浩大,人数多达几千甚至上万,活动持续好几天;小摆手舞规模较小,仅以一村一寨或一族一姓为限,人数几十或上百。土家人普遍所纪念的是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惟永定土家人则以纪念土家族民族英雄覃王为主。根据覃因反对明王朝对土家族人的残酷镇压,而被朱元璋于农历六月六日剥皮处死。因此,自明朝以来,永定土家族人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这天都要在摆手堂或土王宫前举行祭祀活动,首先表演覃开弓,箭射皇宫,然后齐跳摆手舞、铜铃舞、傩面舞欢呼胜利,最后跳茅古斯舞,祈求子孙发达,五谷丰登。 摆手舞的内容
5、十分丰富。有表现土家人赶肉(即打猎)、摸鱼的渔猎舞;有表现土家人庆祝丰收和从事农活的农事舞;有表现土家先民反抗民族压迫的军事舞;有表现土家人日常生活,如游戏、婚嫁、社交等情趣的生活舞等。 摆手舞有完整的表演程式。特别是大摆手舞人数众多,要求有规范的组织程序。跳舞之前必须由梯玛或掌坛师代领众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升龙凤旗,点火龙(即高大的火把)鸣放火铳、鸟枪。然后众人以锣鼓为中轴摆手起舞。队列前有守摆人;队列中有示摆人;队列后有押摆人。众人随着锣鼓节奏的变化而有规则的相互穿插,变换队形,舞到高潮时,齐人发出嗬嗬也,也嗬嗬的吼声与铿锵的锣鼓节奏呼应而歌。 摆手舞
6、有独特、规范的舞蹈动作。摆手舞要求手的摆动一般不超过肩,摆动时,线条流畅,大方自如;如侧身摆、单摆、转身摆等。其基本特点是顺拐、屈膝、抖动、下沉。顺拐要求甩同边手,手脚配合默契,动作一致;屈膝要求上身要平稳,脚掌用力;抖动要求腿及两手臂有轻微的颤动;下沉指动作重心在重拍时有向下的感觉,要求气沉丹田而身体不下塌,动作沉稳而坚实。 摆手舞的音乐以锣鼓为主,通过锣鼓用不同的鼓点节奏调整舞蹈动作和队形变化,而节奏的变化适用于不同的舞蹈内容。表现祭祀动作时,节奏庄重、疏缓;表现狩猎和农事活动时,节奏轻重缓急有致;表现日常生活时,节奏欢快愉悦,轻松活泼。舞蹈时,锣鼓声伴随
7、着众人发出有节奏的也嗬嗬的和唱声,营造出一种刚劲而稳健、热烈又庄重的氛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