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672055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羊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羊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措施孔令媛(云南省弥勒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652399)小反刍兽疫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和绵羊易感,山羊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流行病学山羊和绵羊是本病的自然宿主,山羊比绵羊更易感,且临床症状比绵羊更严重,山羊不同品种的易感性存在差异。发病动物主要是山羊、绵羊、羚羊、鹿等小反刍动物。山羊发病时比较严重,时常呈最急性型,很快死亡;绵羊次之,一般呈亚急性经过而后痊愈。2~18个月的幼年动物比成年
2、动物易感。羊小反刍兽疫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主要通过与病羊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与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场地等接触发生间接传播。非疫区多因引入感染羊只而扩散,病毒在体外不易存活。易感羊群的发病率通常在60%以上,病死率达50%。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雨季节和干燥寒冷季节多发,潜伏期一般为4~6天,短的1~2天,长者10天。小反刍兽疫病毒是具有囊膜的病毒,自然环境下抵抗力较低,在50℃60分钟即可失活,在pH值小于4或pH值大于11条件下失活,但是在冷藏和冷冻组织中能存活较长时间。醇和普通清洁剂可以杀灭病毒,苯酚和2%的苛性钠都是有效的消毒剂。2临床
3、症状最急性型常见于山羊。病羊多在高热后突然死亡,无其他症状,在剖检时可见支气管肺炎和回盲肠瓣充血。急性型潜伏期为3~4天,在平均2天的潜伏期后,患羊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被毛零乱,高热可达40~42℃,发热持续3天左右,病羊死亡多集中在发热后期;病初有水样鼻液,此后变成大量的粘脓性卡他样鼻液,阻塞鼻孔造成呼吸困难,鼻内膜发生坏死;眼流分泌物,遮住眼睑,眼结膜发炎;发热症状出现后,病羊口腔黏膜轻度充血,继而糜烂,初期多在下齿龈周围出现小面积坏死,严重病例迅速扩展到齿垫、硬腭、颊部和舌等整个口腔,坏死组织脱落形成不规则的浅糜烂斑,口腔病变温和的病羊可很快康复;多数
4、病羊发生严重的腹泻或下痢,造成迅速脱水和体重下降,全身衰竭,体温下降,突然死亡。舌被覆盖为微白色浆液性恶臭的浮膜,当向外牵引时,即露出鲜红和很容易出血的黏膜。死前体温下降。幼年动物发病严重,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母畜常发生外阴的阴道炎,常伴有粘液脓性分泌物,妊娠母羊发生流产。整个病程5~10天。有的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有的痊愈,也有的转为慢性型。慢性型病程延长至10~15天,常见于急性期之后。早期的症状和上述相同。口腔和鼻孔周围以及下颌部发生结节脓疱是本型晚期的特有症状,易与传染性脓疱相混淆。3病理变化本病肉眼可见结膜炎、口腔和鼻腔黏膜糜烂性坏死性等病变,严重
5、病例可蔓延到硬腭及咽喉部。剖检可见支气管肺炎、肺尖肺炎,有时可见坏死或出血性肠炎,盲肠、结肠近端和直肠出现特征性条状充血、出血,呈斑马状条纹是特征性病变;有时可见淋巴结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脾脏肿大并可出现坏死性病变。4诊断依据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为疑似病例,确诊则需要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的检测。病料可采取病羊鼻棉拭子或肺门淋巴结、脾、肺等病变组织进行直接检测,病原学检测结果呈阳性即可确诊。5防控措施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有效防止疫病的传入和蔓延,是防控该病的重要措施;同时,不论羊只大小及母羊是否妊娠,一律皮下注射1头份小反刍兽疫活
6、疫苗。一旦发现疫情,要立即对羊群注射小反刍兽疫高免血清进行预防,免疫期为20天;也可用“羊瘟清”(羊同源精制血清抗体球蛋白)、干扰素(聚肌胞)和头孢(第四代头孢噻呋钠冻干粉)拌料;用30%的替米考星注射液和板蓝根注射液或20%~30%的氟苯尼考和板蓝根注射液分别肌肉注射,连续用药3~5天,效果较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