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660622
大小:66.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康复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康复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观潘秀红(高邮市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高邮225600)【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到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4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单纯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作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作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以及DSQ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o结论康复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助于血糖的控制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关键词】康复护理干预糖尿病降糖治疗【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
2、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249-02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以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代谢性疾病成为糖尿病。据报道[1],康复护理干预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只有重要作用,木位就我院进行治疗的14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46例,所有患者均为II型糖尿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73例,男33例,女40例,平均年龄61.82±10.73岁,平均病程4.73±1.07年
3、;对照组73例,男37例,女36例,平均年龄62.03±10.38岁,平均病程4.66±1.0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年龄、病程、糖尿病分型和基础体质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o1.2方法对照组根据患者的異体情况给予适当的降糖药物进行降糖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加用康复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糖尿病属于慢性全身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包括高危因素、预防方法、治疗控制要求以及如何使用便携式血糖计检测血糖;②适当锻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锻炼方式,并嘱患
4、者长期坚持,逐渐加人运动量;若患者为I型糖尿病,嘱其锻炼在餐后进行,iL持续吋间不宜过长,强度不宜过大;③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其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比例,避免食用动物汕,脂肪以植物汕为主;④并发症护理:如患者存在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以及视网膜病变等,则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1.3评价方法干预前后,监测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吋血糖变化情况,并采用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对两组患者的生活治疗进行评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1.4统计学方法釆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检验水准设为0.
5、05,当P<0.05吋,差异显著。2结果2.1两组血糖情况比较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表1两组血糖情况比较(mmol/L)注:两组比较*卩&七0.052.2两组DSQL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DSQ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DSQ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表2两组DSQL评分比较(分)注:两组比较*卩&七0.053讨论糖尿病具有慢性、非传染性的特点,其发病机制尚不
6、清楚,典型的病例以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为主要表现,糖尿病属于全身性疾病,若不进行有效的治疗,病情迁延,可导视网膜病变、肾病、脑血管疾病等,我国糖尿病患病例数在全球居于第二位,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威胁严重[2]。护理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奋效的护理干预,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具奋重要作用。康复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适当锻炼、饮食指导和并发症护理几方面[2】,张海仙[3】研究表明,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效果优越。本文就我院进行治疗的14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冋顾性分析,结果提示:康复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吋血糖水
7、平,降低DSQL评分。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可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较好护理选择,值得运用。参考文献[1】黄洁莲.98例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护理⑴.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1):94-95.[2】邹毅.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与康复教育[」].中外医学研究,2009,7(10):138.[3】张海仙.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临床合理用药,2011,4(12A):156-15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