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655038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5
《高职教育实训模式相关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教育实训模式相关探索张蓓1刘卫强2刘兵1(1.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武汉430205;2.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湖北武汉430200)摘要:实训环节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国内高职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德国“双元制”属于被广泛认可的有效的实训模式。本文结合“双元制”的特点,分析“双元制”现阶段在我国实施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企业一学生实训数据库”,建立企业利益补偿机制等在我国体制下可实施的有效措施,在借鉴“双元制”经验的同时,探索了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市场规律的高职教育实训模式。..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训模式;双元制;企业学生实训数据库;企业利益补偿机制
2、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1672-5727(2014)02-0114-03现阶段,国内的高职教育很多仍然以课堂教育为主,实训环节相对薄弱。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当中,实训教学表现出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的培养方案当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实训环节有其独到之处,也是大家公认较成功的一种模式。国内引进“双元制”模式已有将近三十年时间,产生的实践形式多样,但若要实现企业与学校在人才培养事业上的真正融合,“双元制”的中国道路依然有待开拓创新。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核心特点德国“双元制”模式的核心在于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企业主导了招生
3、和培训过程。企业是发起者,行业行会负责牵头,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出资分别培养学生,学生同时具有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双重身份,接受两方的独立考核,培养学生的企业也会优先雇佣合格的毕业生。对照我国一般高职教育模式,对德国“双元制”模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双元制”模式是一种企业行为。培训的学生是企业招聘的,培训行为大多数也是在企业进行的,企业的积极参与,使得“双元制”模式获得良性的推动与发展。值得思考的是:企业是以盈利为导向的,那么企业到底通过“双元制”模式获得了哪些好处呢?首先,最直接的好处是“双元制”模式所培训的学员50%进入企业工作,企业能获得合格的劳动力。其次,企业可获得一定的
4、经济补偿,例如德科教部与经济部共同制定的《培训条例》,以及各州和有关行业颁布的一些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接受学生实习的德国企业免交部分国税。最后,投入到“双元制”的企业相对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因此,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是“双元制”模式正常运转的关键。加上相关各方的积极参与,配合相应的法律保障、主管机构的推动、学校和学生的积极响应等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使“双元制”模式逐步发展并成熟起来,为德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使德国的制造业在世界范围享有崇高的声誉。我国按“双元制”模式进行实训存在的问题“双元制”模式因其
5、卓越的培训效果,受到我国高职院校竞相模仿。模仿的思路各异,一般都根据自身情况,有侧重的学习。没有出现大规模推行的模式,其中的原因很多。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和企业都存在条块分割现象,在专业隶属上属于不同的行业部门或政府机构管理,在所有制形式上又有着国有、股份、民营等等区别。如果想大规模推行类似“双元制”的模式,必须认真分析中德之间的不同,从中找到规律,以便寻找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实训模式。对照德国“双元制”模式,我们在实训教学中至少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缺乏实施的相应制度保证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
6、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但在各地一般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因此,很难保证高职教育要求的大量实训课程得到满足。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多学校将实训课程放到理论课堂里,与实际有一定的脱节。制度的落实需要一系列物质保证,如建立责任部门,保证资金投入,获取学校、企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等。企业和学校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在国内学校一般归教育部门管理,而企业一般归属各行业管理。各方面由于条块分割,加上各自利益不同,很难进行统一的组合。这样不利于统一调配社会资源,更好地实现实训效果。德国“双元制”对企业和学校的管理部门在学生培训中的责任做了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保证了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
7、况,需要权威部门出面来推动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做好相应的监管。学生身份单一我国的高职院校学生基本都是通过国家组织的统一高考,根据分数进行录取的。学生唯一的身份就是学校的学生。由于身份问题,学生在参与企业实训时,存在很多隐患,如学生的人身安全、企业的商业秘密如何保障等问题。实训资金单一目前,学生实训费用大多依靠学校投入,数量有限。而企业一般没有投入,甚至会向学校收取一定费用。资金是学生实训中校企合作的基础保证。所以,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要认真分析各方的利益所在,本着谁受益谁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