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东“写”西“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东“写”西“读”摘要:搞好作文教学,最重要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作文教学必须与大量的经典阅读与赏析结合起来。国家教育部也以教学大纲的形式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古今中外名著。特别是“语文新课标”,对学生阅读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切实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作文教学阅读与赏析自主精神厚积薄发 怎样才能搞好写作教学?我想,不论列出多少条,最重要最基本的一条,也应该是写作教学必须与大量的经典阅读与赏析结合起来,否则,不论你怎么加大力度练习,在技术层面下多大功夫,你也很难把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用出神韵!所以,大量而有效的经典名著、名篇的赏
2、读,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 一、西“读” 吕叔湘先生曾经谈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些读写能力强的学生无一不是“课外阅读”的有心人,他们谈学习经验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课外看书,说的就是阅读活动。吕叔湘先生强调,学习语文需要大量阅读。他提出,“一学期读它80万到100万字不为多”。通过持续而广泛的阅读,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就会越来越深厚,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发展提高,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读和写的密切关系。鲁迅先生也鼓励青年学生多看书:“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3、”因此,我推行了一系列的阅读措施。 1.“文化快餐”。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当然要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的需要,广闻博采,时时引进时代的“活水”。 选取一些时代色彩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增设“文化快餐”。每堂课必拿出五分钟,开设“每课一成语”“每堂一首诗”“三分钟自由谈”等栏目,合成一份内容丰富的“文化快餐”。老师可以上,更要锻炼学生上。 2.“文化大餐”。为学生订阅《读者》杂志和《21世纪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及《西游记》、《水浒传》等十大名著,提供
4、最基本的课外阅读材料。并组织召开读书交流会,请本班读书多的同学或聘请高年级优秀同学来个“读书论坛”或称“百家讲坛”。 我深信,中学生如能在学好功课的同时,从小就养成终生阅读的好习惯,一本本读,积以时日,以不变应万变,厚积薄发,不谈别的重大作用,往具体上说——还怕写不出好文章来吗?二、东“写” 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激活了写作热情,可自由命题,进行写作练习。写作内容到形式都可以自由选择、确定,最能体现学生的自主精神。 我坚持让我的学生每人每周写一篇“随笔”,“随笔”的范围、题材、文体不限,只要是学生感兴趣,想写的事、想说的话都可以写。随笔的
5、形式一般有: 1.阅读随笔。阅读随笔即动笔墨读书,包括对词语及文章的摘抄,内容概括,佳句警句抄录,读后感,书刊评论等。 不少名篇佳作、名言警句,以及成语、歇后语等,在阅读欣赏之后,还必须反复吟诵,琅琅上口,达到熟练背诵,到写作时,就能整句整段引用、模仿或迁移,成为锦上添花的写作材料,这属于强记积累。中学生是记忆力发展最佳时期,且能在理解基础上形成长时记忆。教师应提倡、鼓励和指导并严格要求学生强记部分经过选择的名家名篇,让学生终生享用。此外,名言警句、成语、歇后语均需尽量多地随时记录。 2.观察随笔。观察随笔也就是写观察片断,观察日记
6、。丰富多彩的自然、社会环境与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实践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但客观存在的环境万物与丰富生活的种种特色,只有靠观察才能发现、掌握与积累,才能形成写作的素材与题材。因此,中学生要养成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教室里,要把观察的所得、所知、所感的各种细微特征及时记录、随时积累,才会使材料越来越丰富,写作时便能厚积薄发。 古语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千剑”、“千曲”皆靠积累。作文教学同样如此,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积累丰富的材料;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的作
7、文水平才能切实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