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儿童需要心理护理

患病儿童需要心理护理

ID:24648495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患病儿童需要心理护理_第1页
患病儿童需要心理护理_第2页
患病儿童需要心理护理_第3页
患病儿童需要心理护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患病儿童需要心理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患病儿童需要心理护理姚艳梅(哈尔滨市儿童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0)【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0-0274-02儿童时期正是身心发展阶段,无论何种疾病都会对儿童发育产生影响,同时儿童身心非常稚嫩和脆弱。因此,在患病情况下,更需要悉心呵护,不仅要尽快解除儿童身体上的痛苦,更需要注意对他们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根据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在疾病的诊治工作中,通过人际交往,影响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疾病的康复或向健康方向发展…。心理护理的实施者伍括医生、护上和护理员,以及医院其他工作者乃至病人的家属、亲属也有心理护理的任务。尤其是

2、作为对患儿进行诊治的实施者一医生、护理人员等更需要重视对患儿的心理护理,以及对家长或负责照顾患儿的成人的宣传解释工作,使他们理解心理护理对患儿康复的重要性,以便能以健康的心态照顾好患儿,配合医院尽快治愈患儿。对改善医患关系,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有阶段性[2],而且患病儿童由于年龄小,对疾病缺乏深刻认识,心理活动多随治疗情境而迅速变化,故只有依据其阶段性的心理活动特点进行护理,才有助于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促进其尽快恢复健康。下面就不同年龄阶段患病儿童的心理护理加以阐述。一婴儿期(0—1岁)新牛JL时期对触觉刺激和温度变化等均很敏感,容易产生惊跳、哭叫

3、和痉挛,故在护理上应以敏捷、熟练、轻巧的动作以减少刺激,同时注意及时满足牛.理需要,如吃饱、衣服温暖、姿势舒适等,使其经常处于愉快、安宁的情绪中。3〜4个月婴儿可以出现愤怒、惊奇和悲伤的情绪,5〜7个月可岀现恐惧现象,尤其对陌生人和黑暗环境,6〜8个月可出现对陌生人的怯生现象,7〜8个月左右婴儿会出现与亲近的人保持密切关系的一种倾向,在心理学上称为依恋[3】。依恋的最初对象是主要抚养人(通常为母亲或其他亲近的抚养者),对母亲或熟悉的人报以微笑,当陌生人接近吋,会转身躲进母亲怀里,寻求安慰和保护。婴儿患病后最好有母亲陪护,因为患病婴儿蒙受着生理的痛苦与折磨,正需要依恋和支持的吋候,如果母亲不在身

4、边,会对他们幼小的心灵产生创伤。医护人员应以亲和的态度,轻柔的话语爱抚、安慰患儿,同他们建立亲密的信任关系,减轻他们的恐瞑与焦虑不安,配合治疗。病房最好设计为家庭式,以减少陌生感,冋吋要保持房间的安静、明亮和舒适。向家长宣传婴儿期的生理、心理卫生常识,指导家长做好婴儿期的卫生保健。二幼儿期(1〜3岁)幼儿期的情绪活动进一步分化,且很不稳定,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大,受到赞扬时高兴,受到批评吋烦恼,受到委屈吋悲伤,高兴与悲伤的转换较快,常常破涕为笑,并且语言发展迅速,喜欢讲话、听故事等。患病后情绪波动大,反应强烈,不易配合治疗。医护人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对患儿多加鼓励、安慰,不能训斥,以免激化情绪反应

5、。病房中可设有色彩鲜艳的卡通画、玩具等,被罩、床罩可用花布来做,护士可穿戴花色的衣服,避免一律穿白大衣,平吋多与患儿接触、说活、讲故事、游戏,用慈母般的爱心,温暖、爱护每颗受伤的幼小心灵,多称赞、鼓励他们做得好、真勇敢,使患儿不恐惧、不焦虑,配合治疗,尽快恢复健康。三学龄前期(3〜6、7岁)此阶段儿童的情绪体验已非常丰富,成人能体验到的情绪,学龄前期儿童基本上都能体验,但控制情绪能力差。焦虑与恐惧仍是此阶段主要的不良情绪经验。与家人分离,受到批评和伤害后会出现明显的情绪反应,患病尤苏是住院后,与家人的分离、陌生的环境和疾病的痛苦,可引起明显的情绪反应,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对该年龄段的患儿,医护人

6、员可利用游戏的方式与患儿建立信任关系,获得他们的喜爱,减轻不良情绪,在做检查、处置吋可利用儿童注意力易被转移,喜欢表扬、鼓励、模仿等特点,鼓励他们勇敢坚强,学习那些配合治疗、顺从医嘱的小病友或动画片、卡通画里的小英雄,使其配合治疗,减轻痛苦,恢复健康。四学龄期及青春期(6、7〜18岁)年长儿由于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对疾病的体会逐渐深刻。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的影响非常大,并且年长儿的情绪复杂,个性不同,需要具体分析、冇的放矢地做好心理护理。尤其是患冇慢性疾病的患儿,由于长期疾病的折磨,患儿的身心受到的伤害更大,因此也更需要心理护理。例如:1.哮喘患儿的常见心理因素是父母

7、的态度和对待哮喘的行为方式。一种情况是父母面对哮喘子女吋往往显得紧张、不安,对孩子采取过度关怀,过度保护的态度,这种紧张、焦虑的情绪反馈给患儿后则会造成更频繁的发作。另一种情况是父母对孩子病情采取忽视、否认的态度,在行为表现上不闻不问,置之不理,儿童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保护,致使哮喘发作更加严重。而且哮喘患儿自身也常伴有焦虑、抑郁、紧张、多愁善感等情绪障碍。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同吋,要改善家庭环境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