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647659
大小:61.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在利用教材进行渗透时,既要深刻挖掘教材的德育内容,又要设计好巧妙的渗透方法,使学生在接受课文知识的同时,不白觉地接受品德教育。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教师肩负“教书”和“育人”这两大重任,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好教育度,找准德育点,选好渗透法,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又受到生动而自然的思想品德教育,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三点体会。一、确定每篇课文的重点渗透内容德育滲透的内容很广泛,它包括了政治教育、思
2、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小学语文课的几百篇课文所涉及的德育渗透内容,方方面面无所不有,但每篇都有侧重面。教师要找准每篇课文的渗透重点。如政治教育包括: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社会主义袓国、热爱人民,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等,教材中,侧重这方的课文有《彩色的翅膀》《八角楼上》《祟米》等等。思想渗透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等。教材屮侧重这方面渗透的有《幸福是什么》、《落花生》等等,道德渗透包括: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助人为乐等。教材中,侧重这方面渗透的有《穷人》等等,心理品质渗透包括:培养
3、良好的兴趣、爱好、意志、情操等,教材中,侧重这方面渗透的有《养花》、《鲁班学艺》等等。有了重点,就能在备课、讲课、作业布置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中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就能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就能提高德育渗透的效率。二、追求有机渗透,避免牵强附会小学语文教材明显不同于品德教材,品德教材的德育渗透意图几乎是直述给学生的。单从课文标题上看,就十分明显。比如《为祖国而学习》《要关心国内外大事》等等。而小学语文教材的德育渗透意图却深深地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不采取直接表达的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利用教材进行渗透时,既要深刻挖掘教材的德育内容,又要设计好巧
4、妙的渗透方法,使学生在接受课文知识的同时,不自觉地接受品德教育。比如小学语文第十册《马》这篇课文,全文记叙了小兄弟二人雨夜赶马车送货的事情。文屮作者着力地写了“马”,并以“马”为标题,开头从“马”写起,结尾以“马”收常因此,不少教学参考资料的提示均认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写了马的勤劳,表现了马的忠实、有感情”。但是,深钻教材,潜入文章的深层去挖掘,就会得出另外的结论:两个贫苦的农家子弟,弟弟仅十一岁,哥哥也只有十四岁,若不是生活重压,他们一定会在父母的抚爱下过着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生活,何以在雨夜赶马车,到五十里以外的镇子送鱼呢?马当然是勤劳的,但
5、同马一样跋涉五十余里,既要关心爱护弟弟和马,又要照管车辆、货物的“我”,不是更加勤劳朴实、纯洁善良、顽强不屈吗?所以表现马意在表现人、表现人的精祌,同时也从另一侧面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摧残,这才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三、常用的几种渗透方法(一)“?0身处地”的方法通过采用心理换位的方式,使学生在心理上改变角色,这样可使其与作者、主人公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容易把对文章屮的思想A容学习变成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如《我的战友邱少云》、《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等课文部可用这种方式。(二)“身临其境”的方法通过再造想象的心理活动过程,把抽象文字符号描述的事物还原,形成
6、相应的新形象,可以增强学生置身其屮的感觉,激发他们潜在的情感。如《桂林山水》《草原》《林海》等文章可用这种方法。(三)“直观演示”的方法有一些课文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收、理解。这就需要准备充足的挂图、教具,使教材内容变为直观的东两,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加强印象。只有学懂课文,德育渗透才有效果。如《詹天佑》、《记金华双龙洞》等文章,在进行德育渗透时可用这一方法。(四)课外延伸,德育延续。切实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推动学生德育行动。语文课外活动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而且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课外活动的设计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
7、有层次性和针对性,还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优良道德品质、积极进取精祌和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开展排演小话剧《负荆请罪》、“红领巾小记者”调查身边的环境污染、名人成功故事会、“我选我”演讲、制作“我的成长册”等活动,我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总之,语文教师只有善于捕捉和创造各种时机,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和积累,让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将寓德于教落到实处,才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