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几代中国人逝去的家族传承

追寻几代中国人逝去的家族传承

ID:24634441

大小:11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5

追寻几代中国人逝去的家族传承_第1页
追寻几代中国人逝去的家族传承_第2页
追寻几代中国人逝去的家族传承_第3页
追寻几代中国人逝去的家族传承_第4页
追寻几代中国人逝去的家族传承_第5页
资源描述:

《追寻几代中国人逝去的家族传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追寻几代中国人逝去的家族传承  今年的春节期间,央视访谈“家风是什么”让人们在与家人团聚、热闹之余,开始思索那些家族传承下来的规矩与信念。这也自然而然地会让你思维的触角转向余世存先生的新作《家世》。《家世》从“家风家教之于当下”的视角撰写了百年中国17个家族的传奇经历,对“家世”、“家风”的观察既有学者的态度,又有作家的情感。作者用叩问历史的笔墨,用一种理性而不失温情的笔触,深入地发掘中国现当代著名家族的渊源以及社会变迁大背景下普通家庭的实况,不仅仅写了宋耀如、卢作孚、钱钟书、金庸、荣毅仁等大众所熟知的名人家族往事,也写了蔡文彬、杨志

2、鹏等人的普通家族的故事,从书中既能重温中断一个世纪的大家风范,又能看到平凡家族的艰辛与温暖。作者写《家世》是希望中国人能够回家、看重家,看清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认知生命传承的意义,从而为当代人寻找真正的人生价值秩序,“以使人的身心庶几得到慰安”。  读《家世》则引人深思,最大的收获是联想到自家、自身,自己要传承什么,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你希望自己和子女做怎样的人?  百年先贤风范,家世的渊源  四川重庆:卢家代表人物:卢作孚  家风关键词:创造而非享受幸福11  卢作孚出生在一个四川的普通农民家庭。他自学成才,二十来岁开始办报;三

3、十一岁创立四川通俗教育馆,探索教育救国之路;三十二岁时转向实业,创办民生轮船公司,被称为“中国船王”。虽身为民生公司总经理,其股份却只有一股,全家仅靠工资度日,其夫人子女乘坐民生公司轮船一律按规定买票。他也从不求田问舍,他兼职所得的车马费、津贴费,全都捐了出去。在他担任交通部长时,在交通部领工资,就停民生公司的工资;兼任全国粮食局局长时,也不领全国粮食局局长的工资。任何时候,都只领一份工资,绝不多领。他家中的经济状况一直是相当紧张的,抗战时,他有一次病倒,家人想买一只鸡给他吃,却因无钱作罢。他的清廉,几乎是清教徒人格的典范。  然而,

4、他又是会享受生活的。在民生公司船舱和职工宿舍的床单上印着他的一副联句:“作息均有人群至乐,梦寐勿忘国家大难。”比如他对享受回报的理解是:“最好的报酬是求仁得仁――建筑一个美好的公园,便报酬你一个美好的公园;建设一个完整的国家,便报酬你一个完整的国家。这是何等伟大而且可靠的报酬!它可以安慰你的灵魂,它可以沉溺你的终身,它可以感动无数人心,它可以变更一个社会,乃至于社会的风气……”  这样的完人,可以用安?兰德的话来说:“每一代人中,只有少数人能完全理解和完全实现人类的才能,而其余的人都背叛了它。不过这并不重要。正是这极少数人将人类推向前

5、进,而且使生命具有了意义。”2003年重庆推选“十大历史文化名人”的评语说,卢作孚留下的“民生公司、北碚实验区、《卢作孚文集》,其中任何一项都足以改变历史”。11  作为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这样的完人在今天是难以想象了。但许多人跟他的长孙女卢晓蓉接触,便发现这个世界上做人和道德上的那种完美,确实是存在的。余世存说,“她是我北大老师严家炎先生的夫人,待人接物非常宜人,让我们这些后生晚辈特别感动。她很善于理财,却自奉极俭,但对朋友又照顾极多,请我们吃饭,总是担心我们吃得不好。”作家潘婧感叹说,“卢晓蓉老师很忙,在

6、家里是严先生的生活秘书和工作秘书,还要照顾父母和孙儿辈。但是,我每次给她的邮件,她基本上都是及时回复,让我都不好意思。”  就是这样一个弱女子,却出色地完成了“让卢作孚这样的人回到我们社会中”的推介工作,尽一切努力出版有关卢作孚的书籍:文集、年谱、画传、小说、剧本……当然,作为卢作孚的长孙女,卢晓蓉可以说是最为准确地把握了卢家的家风家教。她说:“卢家没有出败家的人,也是因为无家可败。我们家族的继承不是财富上的,是精神上的。”  确实,在卢家的家风中,除了学习服务社会的本领等精神财富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发愿。卢国维从青少年时期就走上了一

7、条报效国家的道路,他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受尽磨难。抗战结束,卢国维考进父亲的民生公司做技术员。在父亲1952年自杀后,他毅然从香港回到国内,带着全家到位于重庆郊区的民生机器厂落户,一待就是二十八年。他最好的人生岁月都在社会动乱年代里耗掉了,但他从来没有后悔过。这个“现代完人”的长子其实职尽天伦,在为父亲和这个社会守望着一种人的精神。这是一个大愿:卢作孚死了,他得活着,他得证实现代中国人格的某种完善境界。  这个愿心确实得到证实了。“文革”结束时,四川省委统战部的一位干部曾对卢国维说:“您的档案是我见过的知识分子档案中,最清白干净的。”1

8、1  改革伊始,政府出面做工作,希望年近花甲的卢国维能招商引资。这个一辈子做技术的人开始展示他的才能。1984年,他发起成立大通实业公司;1985年,他引进500万美元为武汉市创建了第一家国际租赁公司。1990年,卢国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