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旁矢状位重建对腰椎间孔狭窄的诊断价值

ct旁矢状位重建对腰椎间孔狭窄的诊断价值

ID:24616923

大小:7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ct旁矢状位重建对腰椎间孔狭窄的诊断价值_第1页
ct旁矢状位重建对腰椎间孔狭窄的诊断价值_第2页
ct旁矢状位重建对腰椎间孔狭窄的诊断价值_第3页
ct旁矢状位重建对腰椎间孔狭窄的诊断价值_第4页
资源描述:

《ct旁矢状位重建对腰椎间孔狭窄的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CT旁矢状位重建对腰椎间孔狭窄的诊断价值唐永斌张翠莲(海南省琼海市中医院放射科海南琼海5714000)【摘要】目的:探析CT旁矢状位重建对腰椎间孔狭窄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孔狭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CT检查结果显示L5〜S1或L4〜5椎间孔狭窄,其中腰椎滑脱峡部裂假关节者2例,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者4例,外侧椎间盘突出间隙狭窄5例,椎体终板后外缘局限性增生骨化突入椎间孔者9例。同时11例为垂直狭窄型,9例为水平狭窄型,12例为III度狭窄,8例为

2、II度狭窄。结论:临床上运用CT旁矢状位重建对腰椎间孔狭窄进行诊断,不仅兵有操作简单、图像清晰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关键词】CT旁矢状位重建;腰椎间孔狭窄;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120-02腰椎间盘狭窄症是比较少见的一种疾病,在椎管狭窄症中,发病率约为8%〜11%,诱发该病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黄韧带肥厚内陷、腰椎间盘退变椎间隙狭窄、腰椎滑落以及椎体后外缘增牛.骨化等软组织因素和骨性因素[1]。临床上在对腰椎间孔狭窄进行诊断时,影像学检

3、查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但是CT常规横断面无法将椎间孔的整体形态显示出来,尤其是软组织的形态,出现漏诊的几率较高,不利于临床诊断。因此,木文重点探讨了CT旁矢状位重建对腰椎间孔狭窄的临床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孔狭窄患者20例为研宄对象,12例为男性,8例为女性,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为(55.9±6.2)岁,病程2〜19年,平均病程为(10.2±4.7)年,艽中3例为双侧,5例为沿侧,12例为左侧,所冇患者的直腿抬高试验均为阳性。1.2方法1.2.

4、1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MRI、CT以及X线检查,腰椎X线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腰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变增生,其中L5峡部裂2例,L5〜S1椎间狭窄10例,腰椎疼痛性侧弯3例,L4〜5椎间隙狭窄5例。同吋,MRI、CT常规检查结果显示,4例为极外侧突出,10例为椎间盘后外侧突出,6例为旁中央突出。1.2.2CT旁矢状位重建所奋患者在CT检查的基础上,再给予CT旁矢状位重建联合检查,由于正中矢状面和各个腰椎间孔之间的距离存在着差异,并且越靠近尾端,正中线越远,所以在检査的过程中,1次重建无法将所冇的椎间孔显示出来。通常情况下,腰椎是出现椎间孔狭窄比较常见

5、的部位,所以检查吋,对L5〜S1、L4〜5进行重点重建。运用西门子多层螺旋CT对L5〜S1、L4〜5以及L3〜4椎间盘进行常规扫描,扫描条件为110〜150mAs,120kV,层厚为3mm,矩阵为512×512,对椎间盘层面的4〜6层进行连续扫描。然后再对腰椎进行重建,通常情况下,层厚为1.0mm。运用螺旋CT扫描机的处理图像功能矢状位重建扫描区,L3椎体的椎弓根下缘至S1的椎体椎弓根上缘为重建的主要范围,同吋把能够将L5〜SI、L4〜5以及L3〜4椎间孔显示出来的矢状面图像作为主要研宄对象。1.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CT检查结果显示L5〜S

6、1或L4〜5椎间孔狭窄,其中腰椎滑脱峡部裂假关节者2例,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者4例,外侧椎间盘突出间隙狭窄5例,椎体终板后外缘局限性增生骨化突入椎间孔者9例。同时11例为垂直狭窄型,9例为水平狭窄型,12例为III度狭窄,8例为II度狭窄。2.讨论腰椎间孔狭窄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低,但是患者发病后,如果治疗不及时,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高,不仅威胁患者健康,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研宄资料表明,诱发腰椎间孔狭窄的因素奋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腰椎退行性病变,腰椎间隙明显狭窄,缩小椎间孔上下径,增生黄韧带和小关节退变,突出椎间盘,缩小椎间孔横径;(2)腰椎滑

7、落,形成峡部裂假关节,前移椎体上关节,增大上关节突尖部,对上位神经根产生压迫,冋吋对下位神经根造成嵌压;(3)背根神经节或者祌经根增粗明显[2】。临床上在对椎间孔狭窄进行诊断吋,影像学检查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X线侧位虽然可以将椎间孔显示出来,但是下腰椎间孔由于具有三维结构,所以图像重叠显示较差。MRI和CT也能够用于腰椎间孔狭窄诊断,虽然CT可以将骨性病变显示出来,但是在轴位像上,对椎间孔形状的显示质量较差,不利于临床诊断[3]。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临床症状与狭窄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苏中1度狭窄在临床上没奋任何表现,可能为其它致病因素,比如腰椎中央

8、管狭窄;而II度狭窄的临床症状通常与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