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管财务舞弊的原因探究及应对策略

企业高管财务舞弊的原因探究及应对策略

ID:24615450

大小:77.4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5

企业高管财务舞弊的原因探究及应对策略_第1页
企业高管财务舞弊的原因探究及应对策略_第2页
企业高管财务舞弊的原因探究及应对策略_第3页
企业高管财务舞弊的原因探究及应对策略_第4页
企业高管财务舞弊的原因探究及应对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高管财务舞弊的原因探究及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企业高管财务舞弊的原因探究及应对策略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右,如存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己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摘要:近年来,上市企业高管财务舞弊愈演愈烈,给我国资本市场造成Y恶劣影响。文章依据国外有关财务舞弊动因理论的研究成果,在GONE理论的贪婪、机会、需要、暴露的四因子基础上探究企业高管财务舞弊的主要成因,结合我国上市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反舞弊的四层机制理论为出发点,从职业操守、薪酬分配、内部控制、外部监督四个角度,对高管舞弊的应对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2、为防范上市企业高管财务舞弊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期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与繁荣。关键词:公司高管财务舞弊GONE理论“财务舞弊”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带来的衍生品,其随着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逐渐为我们所熟知,美国《审计准则公告第16号》认为舞弊就是故意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1141号一一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第六条更进一步将财务舞弊拓展为“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据此,财务舞弊的主体相当广泛,本文着重探究高管财务舞弊的成因,并提出防范企业高管财务舞弊的风险应对策略。一、企业高管财务舞弊的现

3、状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掀起上市浪潮,在资本市场化飞速进程中,财务舞弊现象更是层出不穷,近年来神火股份、华虹计通、兰州三毛实业等财务舞弊事件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证券市场造成了巨大损害。根据证监会官网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我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139份,涉及26家上市公司,其中高管受到警告、罚款处罚的高达314名;发出市场禁入决定书20份,37名高管被采取3—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并且在禁入期间,不得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由于掌握着上市企业绝大多数的权力与信息,高管舞弊成了财务舞弊的“重灾区”。二、企业高管财务舞弊的主要成因美国学

4、者博洛亚(G.JackBologua)在1993年提出了著名的GONE理论,该理论认为,舞弊由Greed(贪婪)、Opportunity(机会)、Need(需要)、Exposure(暴露)四个因•了•组成,它们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并共同决定舞弊风险程度。根据GONE理论,如果企业选拔或者聘用的高管本身有着贪婪之心,而企业的内部控制又不健全,给高管财务舞弊创造了机会,一旦高管产生了经济上的压力,并且在外部监督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高管就会抱着“根本不会暴露”的心态大肆进行财务舞弊。四因子全部具备产生的最终结果就是“GONE”,即钱离开了,企业和相关权益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5、。笔者将从四因子的角度具体阐述企业高管财务舞弊的主要成因。(一)高管选任机制不完善一一Greed一方面,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高管选拔时主要考虑候选人的学历、工作经验、管理能力、创新思维等,企业的逐利性决定了考评时的关键指标往往就是创造最多的利润,过分地追求利益,从而忽略丫候选人的品德。而另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比重较大,由于我国企业体制的历史特殊性,对国有企业更多地采取行政管理,在高管的选拔中,主管领导的主观喜恶往往也会影响选拔结果,候选人有时只需“投其所好”,便能“脱颖而出”。有些上市公司本身就是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这部分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的企业高管“政治性”

6、与“官本位”思想浓重,企业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论资排辈”现象,即使“碌碌无为”,从一个底层的办事员熬成部门经理、总经理也只是时间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拔出的人才,往往规则意识和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比较淡薄,一旦丼掌握较大权力,贪婪之心日益膨胀,便会利用权力创造利益,滋生腐败。而我国企业主管部门在管理中也一直右着“奖优不惩劣”的倾向,只要没犯大错,高管们一般都会实现所谓的“平稳着陆”,而对于离任之后才被发现的财务舞弊,其追回和处罚的难度和力度都很小,更加助长了高管在任职期间进行财务舞弊并且掩盖舞弊事实的苗头。在企业这个追求利润的经济实体中,更容易走上权力寻租之路。(二)内部

7、控制制度不健全Opportunity内部人控制理论是在现代公司两权分离的前提下,研宄企业治理结构的缺陷和对策的一整套理论,由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于1995年引入我国。内部人控制是指“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公司内部人员(主要是管理层)在事实上或法律上掌握了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而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利益的一种经济现象。”目前上市企业股权结构过于集中,前文提到的神火股份,99.3396%的股份由河南神火集团存限公司控制;兰州三毛实业的股权结构中,14.1160%为兰州三毛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其余85.8835%为公众股,从而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