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613521
大小:6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心导管室护士急诊介入术中的素质要求分析及护理配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导管室护士急诊介入术中的素质要求分析及护理配合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洛阳471003【摘要】目的:探讨心导管室护士急诊介入术中的素质要求分析及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导管室护理前60例行急诊介入术患者与护理后60例行急诊介入术患者的护理基木情况,将护理前60例患者为对照组,护理后6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行急诊介入术患者护理后的血管开通时间。结果:观察组行急诊介入术患者护理后的血管开通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行急诊介入术患者(P<0.05)。结论:心导管室护士在急诊介入术中,不仅应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预见能力、专业技术,还应注重
2、应变能力、抗压能力、管理能力等培养,从而提高护理配合默契,其不仅能缓解患者心肌损伤现象,还能促进患者早tl康复,缩短患者的血管开通时间。【关键词】心导管室;急诊介入手术;素质要求;护理配合由于行急诊介入术患者大部分病情危重,导致心导管室护士护理难度增加和压力增加[1-2]。因此,为了提高心导管室护理工作质量,我院开展针对性培训,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1资料和方法1.1基线资料选取木院行急诊介入术患者120例,收治的时间为2010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其中79例为男性患者、41例为女性患者,年龄5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31±1.3
3、3)岁。其中将心导管室护理前60例行急诊介入术患者为观察组,40例为男性患者、20例为女性患者。其中将心导管室护理后60例行急诊介入术患者为对照组,39例为男性患者、21例为女性患者。观察组、对照组行急诊介入术患者的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1.2方法1.2.1素质要求分析①观察能力;由于行急诊介入术患者发病急,护士应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②预见能力;由于患者病情变化快,因此预见能力在急诊介入术中极苏重要。③专业技术;由于急诊介入术中监护设备、材料类型和品种繁多,例如血管内超声仪、心电除颤仪、床边X线机、冠状动脉内旋磨仪等,因此护士应充分掌握
4、手术中各种器械的专业技术。④护理配合路径;护士应在手术中注重与主治医生的配合工作,充分掌握主治医生的手术操作方式,护士应熟练配合主治医生进行手术,冋吋取得患者与患者家属的理解,对治疗费用和治疗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从而奋效避免护患纠纷事件发生。1.2.2护理配合(1)术前配合:护士应与主治医生术前共同进行探讨,筛选患者的高危指征,并II立即准备抢救,若患者患冇不稳定心绞痛症状,护士应采用平车推送患者进入手术室,并做好病情交接工作。(2)术中配合:护士应穿好消毒设备,随吋给予主治医生递送手术器械,密切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若患者发生意外事件,应协
5、助主治医生及吋抢救,并落实手术吋各项记录。(3)术后护理:患者手术完毕后,护士应给予患者做好保暖工作,密切观察患者穿刺处冇无渗血情况发生,在对患者进行接触性操作时,应注意手法轻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将患者送冋病房吋,砬将术中基本情况与病房护士交接。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行急诊介入术患者护理后的血管开通吋间。1.4统计学处理本文使用SPSS19.0软件,对两组行急诊介入术患者护理后的血管开通吋间进行统计处理,血管开通时间采用t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行急诊介入术患者护理后的血管开通吋间对比存在差异,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行急诊介入术
6、患者在血管开通吋间比较中显著优于对照组行急诊介入术患者(P<0.05),如表1所示。注: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较p<0.05。3讨论据相关研究显示,随着医学不断发展,急诊介入术的临床护理应更加规范,从而保证手术中的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为了减少手术吋意外事件发生,手术过程中主治医生和护士的配合,是保证急诊介入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3-4]。由于行急诊介入术患者病情危重,手术过程中风险大,难度高,并且由于行急诊介入术患者病变部位与程度不同,导致手术后会发生多种并发症,在我院急诊介入术中的急诊救治配合过程中,心导管室护士自身应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预见能力、专业技术以及
7、在手术过程中能与主治医生默契配合,各个手术环节做到相互衔接,是保证急诊介入手术安全的主要原因[5-6]。经研究表明,观察组行急诊介入术患者在血管开通吋间比较中显著优于对照组行急诊介入术患者,由此可见观察组行急诊介入术患者采用的护理配合效果更为显著。综上所述,心导管室护士在急诊介入术中,不仅应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预见能力、专业技术,还应注重应变能力、抗压能力、管理能力等培养,从而提高护理配合默契,不仅能减少患者心肌损伤,还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患者的血管开通吋间,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参考文献:[1】委志洋,丰小星,马晶等.加强数字化心导管室护理管理完善
8、优质护理[」].医学信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