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美术教学中欣赏课教学与审美评价

聋校美术教学中欣赏课教学与审美评价

ID:24613202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5

聋校美术教学中欣赏课教学与审美评价_第1页
聋校美术教学中欣赏课教学与审美评价_第2页
聋校美术教学中欣赏课教学与审美评价_第3页
聋校美术教学中欣赏课教学与审美评价_第4页
聋校美术教学中欣赏课教学与审美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聋校美术教学中欣赏课教学与审美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聋校美术教学中欣赏课教学与审美评价李改英一、聋生美术欣赏的特点对于聋校美术教师而言,欣赏教学难于实践教学。一般情况下,聋生在欣赏传统的艺术作品时,只能够欣赏一些具象的图像资料,而对于图像后面深层次的内涵(绘画风格、时代背景等相关知识)理解起来就很难了。由于学生身体的原因,造成他们接触正常社会较少,与人沟通困难,一时无法超出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和经验范围,由于受到自身审美欣赏习惯的局限,进而审美素养和欣赏水准比较低,使美术欣赏课程收效甚微。学生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写实(再现性)作品,而对于比较抽象(表现性)作品就不知所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2、。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聋生的审美与欣赏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视觉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混乱了。针对这种情况,要求教师通过身体语言来表述传递给学生,使他们通过欣赏具象或者抽象的艺术作品,体会到自我思维意识中潜在的某种审美能力的存在,并与作品之间形成一种情感的交流。二、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与评价1、审美价值的客观性。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家庭环境、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会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的感受。如果在学生鉴赏力尚处

3、于低水平时,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可能使教学无法开展。同时,需要教师在误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的文章,从中选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2、审美评价的功利性。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功利性。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聋生)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即审美判断中潜在的相关联分析与判断。如,对画中苹果的色彩和形状产生美感时,也可以作为“望梅止渴”的情感体验。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在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

4、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3、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在的判断,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

5、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聋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们了解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基本的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或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三、如何评价绘画欣赏1、作品内容与形式。一般认为,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任何绘画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性内容。在具象绘画中,再现性内容比较明显,而表现性内容则比较隐蔽。这些都需要与特殊群体学生的实

6、际情况相结合,并进行详尽讲解。由于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使学生的感知和评价有的放矢。2、欣赏与形式。在这一阶段的评价,需要我们把注意力固定在作品上,并试图把握其中那些相互作用着的主要成份。例如,韩混《五牛图》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整幅画面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别无其它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画家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胆怯乖僻的。在技巧语汇表现上,更是独具匠心,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这

7、些定性的分析必须在学生的评价之后,教学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因为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比不过对形式的直觉,直觉是对形式全面综合性的感知,是动态的。尤其是对于聋生,他们在听力损失的同时,身体其他器官比如眼睛就比较灵敏。在教学中,两者缺一不可。一方面,我们需要直觉形式,但不能把直觉神化。另一方面,直觉后的理性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所能直觉的东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尽管教学活动的各阶段和各层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但都必须围绕着以提高聋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为宗旨。对实际作品进行多维的和有效的

8、审美评价,是达到这一宗旨的唯一途径。(单位河北省武安市特殊教育学校)(本栏责任编辑刘艳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