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606463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5
《浅谈把握浮力教学特点,提高浮力教学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把握浮力教学特点,提高浮力教学有效性文/毛敏霞【摘要】怎样结合浮力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切实提高初中物理教材中浮力内容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学习了相关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总结与反思,希望能对提高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实效给予一定的帮助。..关键词浮力教学特点;教学有效性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学中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浮力是初中生熟悉、感兴趣但又普遍反映较难学的知识,也是他们在学习物理时的又一个分化点。浮力教学内容有着以下几个特点:一、学生已有的局限的思维方式和不全面不科学的
2、前概念;二、综合性较强、应用范围较广;三、教学研究方法多样。那么,怎样结合以上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切实提高浮力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学习了相关理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了如下的概括和总结:一、强化实验教学,突破学生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和思维定势按照皮亚杰相关理论,初中生的物理思维基本上还处在具体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在这个阶段的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不能单纯地依靠语言描述和假设等来进行。虽然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对浮力积累了很多感性认识,这是学习浮力知识的有利因素,但是由于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和概括,仅凭感性经验形成的一些前概念相当顽固,成为
3、学生学习浮力知识的思维障碍。例如,学生普遍认为物体之所以下沉是因为下沉物体不受浮力,所以下沉的铁块一定比木块受到的浮力小;同一个物体在气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液体中。不难看出,初中生的前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对学习新知识起到了反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实验为手段和载体,充分运用实验教学,带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一起接收新信息,摆脱初中生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和思维定势。切忌用语言和文字描述或者黑板上的简单写画实验代替实物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例如针对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教师只需要用称重法,借助弹簧测力计和重物演示一下。教师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重物(如铁块)
4、,用手轻托铁块,让学生观察测力计示数。学生发现测力计示数减小,显而易见是因为手对铁块施加了一个向上托的力。而将铁块放入水中以后测力计的示数同样减小,说明水对铁块也施加了一个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就是水对铁块的浮力,这样学生很容易通过实验得出下沉的物体同样受到浮力的正确结论。二、注重知识整合迁移、调动学生积极性,变浮力知识的综合性较强、应用范围较广为知识推广的优点浮力知识要求把力的合成、多力平衡、液体压强、密度知识等联系起来共同学习研究浮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部分学生的学习难度。在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浮力知识的计算要求降低了,而对
5、实验的过程相对比较重视,对浮力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性的要求加强了,对浮力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仍保留一定的理论要求。笔者认为教师在重视实验的基础上,要研究教材,把握、驾驭、整合教材,切实把握重点、难点和考点。习题的选取应具有一定的梯度,层层递进,对学生的要求切不可一步登天。所以本人并不主张在新授课中就选取各地中考试卷中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典型例题,这样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题目综合性过强、难度过大,很多时候会打击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课堂例题选取和课后练习选取上,教师要狠下功夫,注意梯度,注重分层。此外,除了重视实验、斟酌例题、习题的选取,教师也可以
6、布置其它课外作业,例如让学生收集并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从而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学生通过网络或书籍等很容易搜集到例如古代人们利用盐水选种,潜水艇和飞艇的秘密,打捞沉船等很多实际生活中浮力知识的应用。通过他们主动的探寻活动结合老师的讲解和习题的巩固,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又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从而真正“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当然,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小制作比赛来激发学生学习浮力的兴趣,例如用小瓶子注射器自制潜水艇,自制密度计,自制孔明灯等等。2011年本人对自己所教的两
7、个平行班,进行了一组对比试验。一个班按常规教学;另一个班在课外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制作活动竞赛,黑板报、科普天地布置也涉及浮力的有关知识。一章内容结束后,明显感觉到试验班的学习气氛浓重,学习相对自信,成绩也优于参照班。因此通过实践证明,这些活动的展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学习主体的作用,对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浮力知识教学的有效性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三、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浮力教学研究方法多样性的正面作用在浮力教学中,演示称重法用到了实验法,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用到了猜想、实验加归纳的方法,曹冲称象用到了替代
8、法。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也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教师应努力跟学生一起研究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促使学生掌握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