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606264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课题课程化 课程课内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题课程化课程课内化 【摘要】做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最佳契机,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提高学生全面素养,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出路之一。 【关键词】课题;课程化;课内化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课题尽管有很多益处,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又存在诸多的困难。一是一线教师中缺乏研究性的人才;二是课题和常规教学之间的冲突;三是缺少专业性指导。这些困难往往使很多学校的课题研究要么流于形式,要么轰轰烈烈开始,无声无息结束。经过几年实践探索,我校的“国学经典”教育课题走出了“课题课程化,课程课内化”的道路。 一、课题
2、研究的探索之路 从2006年起,我校两位语文教师开始自发地进行“国学经典”教育的探索与实验。到2010年的时候开始编纂适合小学生诵读的“国学读本”――《爱读经典》。 选编的内容沿两条线走:一是思想性很强能够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二是文学艺术性强能陶冶情操提高文学素养。 《爱读经典》分以下几个板块:1.典籍精选。2.优秀古诗文选读。3.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4.古典小说和古典名剧简介。4 两位实验教师在本班一边实验,一边修改,不断完善教材。为后来的全校有序开展做好内容和方法上的准备。 2011年,我校加入了中央教科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课题组,全面展开了课题研
3、究。教研室成立了课题研究工作室,在全校开始开设“国学实验班”。“国学教育”也从单一的古诗文背诵到阅读古典小说,认识华夏历史名人,学习中国历史,演习现代礼仪,欣赏名曲名画等。 二、课题实施的具体措施 (一)课题课内化,做好课内外的结合 我们的“国学经典课题”的实践和研究不是孤立的,不是游离于课本、课标之外的。它和课本一样是学生学习母语,提高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的载体;是教师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抓手;也是符合课程标准对各年段的学生的要求的。 五年级第三单元有一篇课文是“晏子使楚”,这是一篇根据《晏子春秋》改变而来的。学生读懂课文之后,实验教师给学生拿出了
4、原文,让学生古今比对,发现少了什么?通过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原文中的“张袂成阴”、“比肩继踵”和“挥汗成雨”的句子,感受文言文的用语精炼,也积累了三个描写人多的成语。 六年级上册中开始了《诗经》的渗透,选择了《采薇》中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如我哀”表达了久在边疆征战的将士的思乡凄苦之情。学完后,实验教师就又选择了《无衣》、《硕鼠》、《黍离》等篇目,让学生对《诗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积累了不少经典词句。 (二)课题灵动化,弥补教材不足4 课题较之于课本教学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它不受单元主题的约束,不受知识积
5、累层次的约束。根据时令、环境、思想的起伏随时可以进行,是对教材的补充和完善,弥补教材的因覆盖面广而缺少地域文化针对性的缺憾。 诵读《诗经》时,和学生一起观看电影《孔子》,了解春秋,了解孔子的忧伤,了解的孔子的仁爱以及坚韧;组织学生去舜帝陵扫墓,诵他的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清明节老师们坐在草地上给孩子们讲清明节的来历,了解一段历史和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我们带着孩子去虢国的遗址深切感受“唇亡齿寒”的典故;重阳节到了,给孩子们讲解重阳节的习俗,登高,赏菊、思乡,孝老,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诵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6、悠然见南山”。我们这么做就是想让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在经典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变得高雅。 (三)课题课程化、系统化、系列化 虽然有了“国学读本”,也只是为老师们提供一些教学素材,并不要求老师们死搬硬套。我们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特长,创造性地使用读本,鼓励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不断完善我们的校本教材。 云霞老师做“中国传统节日”小课题,相关的诗词、习俗、名人故事穿插进行,学生非常有兴趣;卓玉老师做“意象”课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在诗词学习中逐渐破解“意象”,获取解读古诗的密码。金芳老师做“诗经”课程,寻找诗歌的源头,撩开古诗词的神秘面纱…… 三、做课题让师生双边获益4
7、在做课题的过程中,老师们边学边做边积累。实验老师一个学期下来,都有了自己的课题资料。这种创造性的劳动激发了教学的积极性,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很累,但成长很快,所以很快乐。在做课题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远远大于课本学习。晨读时,实验班的学生津津有味地诵读《诗经》、《论语》或是小古文,宋词等等,那抑扬顿挫的感觉让学生沉浸在诵读经典的幸福当中。每当上国学课时,后排的学生总是搬着凳子挤到前面来,堵塞过道,围着讲台,那种求知的欲望让登台的老师有极大的满足感。所谓“教学相长”,最佳境界莫过于此了。 “课题课内化,课题课程化”的做法使我校课题开展得有声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