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604471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设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设想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而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知识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以下就是本人在教学活动中的几点体会: 一、在备课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学有动力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
2、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等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在学习“三角形三边”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三根木棒能组成一个三
3、角形吗?”4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教师拿出三根木棒进行演示,当学生看到居然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时,感到很惊奇。这时教师再演示把最长的木棒适当截去一段后,与另两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然后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动手用木棒去寻找三角形三边长应满足怎样的关系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的教法既能促使学生探索,又能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要善于于发挥“追问”的课堂教学调控功能 “追问”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指导策略。有效的追问源于正确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机智。教学中必须常常实施“追问”策略,对主体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努力实现既定的目
4、标。例如,用除法来解决问题的题目:教师:班上要组建一个跳绳兴趣小队,需要12个人参加,每3人一组,可以分成几个组?这个问题可以用除法来解决吗?为什么?怎样写算式?学生:12÷3。教师:猜一猜,可以分成几个小组?有的可能直觉地感到4个小组就可以了,有的可能把12和3结合起来思考,想几个3合起来是12。不管哪种思考均应给予肯定。教师:你们猜得对不对呢?请用小棒分一分。把分的结果写在后边。教师抽学生说算式的意义。12÷4,12÷6它们的商是多少呢?请你先猜一猜,再用小棒分一分。把分的结果写在等号后面。教师:把这几个除法算式按除数的多少排一排,你有什么发现?教师:一个除法算式里
5、的3个数也像加减法算式一样有自己的名字。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后,教师指出:在数学上,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等号后面的数是商。根据你的理解,被除数表示什么?除数表示什么?商表示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不要求完整、规范。4 三、注重对学生思路的引导――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1、关系法。每见到一个概念、公式、定理,要知道是什么,更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知其所以然。解习题时,有时错了,有时解法太繁等等,这都需要分析原因,不能仅仅满足于获得一个正确的结论,更应了解获得这一结论的过程、思路和方法。 2、事物比较法。通过比较相近概念的本质
6、差别和不同概念的本质联系,比较各种现象、规律和公式的异同,从而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运用反问法。正面的问题反过来问,结果会怎样?由此教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如通过证明知道“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进而想到一个相反的问题,“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直线都垂直那么这三条直线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是正确的,怎样加以说明? 4、情景变化法。如果条件改变结果又会怎样,如果次要矛盾忽略不计结果又会怎样。在教学数的除法时,有一道题:“有11个橘子,每盆放2个,可以放几盆?”有一个学生放了5盆,还剩下一个,我问他:“
7、为什么还剩下一个呢?”学生答:“您要求每盆放2个,剩一个不够放一盆了,应该剩下。”在学生们发现了“分不完”的情况下时,剩下的就是余数,激发学生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求知欲。 5、多向思维法。多向思维就是指从不同方向和角度去思考,寻求解题的方法和答案。要求学生每做完一道题后,想一想是否还有其他别的方法,提倡“一题多解”,达到懂一题,通一片的目的。4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只有问题的提出,才能有问题的解决。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开拓进取,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精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