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青年教师培养

浅谈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青年教师培养

ID:24604108

大小:57.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浅谈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青年教师培养_第1页
浅谈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青年教师培养_第2页
浅谈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青年教师培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青年教师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青年教师培养甘肃省临夏县中学张永华(摘要)教师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永恒职业,但社会对教师条件的选择并不永恒,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教师良好的素质并非与生俱来,必须通过相关的职前教育和继续教育才能获得。新的教育观念认为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教师得以牛.存的根木。〔关键词)教师培养终身教育1教师终身学习的必要性《礼记·学记》中提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网,然后能自强也”。就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对于教师来说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把学习贯穿于自己的一生,使学习从单纯的求

2、知谋生手段,发展成为自觉自愿的生活方式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至关重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木”。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教育的重任主要落在教师身上。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辻决定了教育理念的变化,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终身学习的观念不仅是教师教学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是教师牛.存的根木、发展的必经之路。2教师终身学习的可行性在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已经趋向制度化,教师将是最先进入终身学习体系的一个群体,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与普

3、通人相比,教师的终身学习更具目的性、系统性和紧迫性。“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一理念决定了终身学习是保证教师为人师表的重要条件。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首先通晓自己所教的学科,成为学科专家;其次学会学习,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比获取知识木身更为重要。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将是每一位教师未来生活幸福和愉快的保证。终身学习的途径淤是参加系统的终身学习,于是自学。3我校教师终身学^」体系的建立3.1岗前培训,严格把关。新教师报到后,首先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党支部对他们进行师德教育,让他们了解我校的历程和辉煌业绩,教育他们要忠诚党的教育

4、事业,爱岗敬业,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教导处从上课、辅导、作业批阅、复4、考试等方面进行教学常规的培训,教研室从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分析学生、确定难点、选择教法,如何上课、说课、评课、写课后反思、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培训。3.2新老结对,以老带新。为使中青年教师尽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校实行新老教师结对帮扶,老教员对新教员带思想、带作风、带业务。组织拜师大会,让青年教师鞠躬拜师,签订协议。新老教师互相听课、共同探讨。平行班排课新老教员搭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3.3熟悉教材、研究教材。要求所奋教师必须通读整个高中阶段的相关教材并精读所教阶段的教材。精读的要求是:

5、新学期第三周前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写出所教学科各章节的重点、难点,这就迫使他们研究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3.4骨干示范,学4借鉴。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示范充分发挥的作用,学校教研室每学期都安排本校省、州级骨干教师给他们上一定数量的示范课。要求教师听课后写出值得借鉴的经验,对照自己的教学。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增长了老师们的见识,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有力的促进了我们教育教学的工作。3.5立足课堂、岗位练兵。课堂是教学的关键,为了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组织教师上各种名0的课,如组内过关课、公开课,全校性的基本功汇报课、公开课、教学大比武等,

6、通过评课反馈教学重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后反思,修订出改进计划。3.6开展教学大比武。经常性的组织教学大比武活动,从上课、说课、案例设计、评课、课后反思、板书设计、普通话等方法进行评比。由教研室安排确定课题,教师先在教研组内说课,集体评议,确定最终的教学案例,然后由教研室安排上课,组织评委听课,打分、评价,再由教研组组织评课。3.7明确任务,促进学>J。学校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课程标准,通读本学科高中阶段的教材,精读所教学段的教材,每学期完成1.5万字的业务学习笔记,一篇1500字工作总结,听课10节以上,完成三套高考试题、自费订阅一报一刊。在教师培养方

7、面,我们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截止0前,我校已经安排了14批对子、100多名青年教师接受了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培养出了许多教学骨干。尽管我校在教师终身学习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教师终身学AI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工作,由于我校地处偏远落后地区,师资力量对薄弱,很容易造成重使用、轻培养,甚至不培养的现象,因此,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改进。参考文献1蔡元培等.教育十六讲[M].第一版.友谊出版公司,2009.122李伯季等.[M]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