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602198
大小:5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小学生作文互批互改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生作文互批互改探索山东省莱丙市南墅镇李家小学266613精批细改是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这种模式决定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批改的内容不仅从错别字到遣词造句要圈圈点点,还要对文章的谋篇布局精点细评。学生的创作灵感、写作激情、拓展思维也会被批改的支离破碎,不仅使教师无奈,还会减损学生责任心和自主学习能力。那么怎样批改学生的作文?我在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作文互批互改方法好。一、作文互批互改理论依据1.语文课标关于修改作文理论。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新课标还要求作文批改要关
2、注学生修改作文态度、过程和方法,有效引导学生通过自改、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2.学生学习方式理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木的行为和认知取向。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性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参与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3.学习策略理论。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的学习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二、作文互批互
3、改的基木步骤1.告知学生作文批改常规标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不同年级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建构。对于作文刚起步的中年级从易到难依次提出以下五条要求:一是格式是否正确。二是卷面是否整洁。三是错别字有几个。四是有几处病句,几处佳句。五是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在批改吋至少要找出冋学作文的一个优点。小学高年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批改技巧,就依次增加以下要求:一是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二是所选材料是否真实、典型。三是看文章的结构、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四是看表达方式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五是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至少要找出同学作文的三个优点,提一个建
4、议。1.教给学生作文批改共性方法。在班上选取-篇中等水平的作文,通过实物投影,教师进行范批,让学生做到一0了然。第一遍: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快速浏览,发现了错字、病句,教师边用红笔批改,边向同学们介绍批改中常用的符号,如何标记。第二遍:慢读,从头至尾精批细改。教师找出文中好的句子画出来,然后告诉学生可以从修辞、内容、情感几个方面赏析。教师边说边用红笔写眉批,或者让学生说说读到文中某些词或句子让你有些什么感受,学生说时教师及时用红笔划出词或句子,在作文本批改栏里写出学生感受。总之对文章的任何词句冇什么感受、想法、建议,都可以作为眉批写下来。一篇文章至少要奋四处眉批,并指导学生注重针对性、知
5、识性、趣味性、准确性。第三遍:粗看,既检查批改情况,又酝酿总批。总批可参照常规标准来写。教师可结合具体文章举例,通过实例告诉学生:什么叫文章的中心鲜明、集中,什么叫语言简练、流畅、深刻。总之总批要富有启发性、具体性和建设性,要求多表扬、少批评。2.组织学生进行作文互批。指导学生互批作文,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掌握常规标准的前五条要求。经过三到四篇文章的训练,逐步过渡到后五条的要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每次批作文吋,只要求把字、词、句批改好,但必须写出自己观此文的感受。不论对错,只要真实即可。随着批改次数的增加,提高要求。基础好的,则依能力提高批改要求,要说出好在何处,并指出自己理
6、解或不理解的句段,写上恰当的评语。当学生的批改有一定基础时,可采用小组批改的方法,即把全班按写作水平数人一组分成若干个组,小组内互相交换批改。1.教师审阅,心中有数。学生批改后再次交上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挑出一些作文,快速地浏览原文,审读评语。看原文以了解学生写作;看批语,以掌握互评情况,挑出特别优秀的作文或评语留待讲评。三、作文互批互改益处1.互批互改中,学生必然要认真阅读、思考、研究别人的习作。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学习、思考,也是一种提高。通过互改,学生能及吋发现他人的不足或毛病,推己及人,培养了纠错的能力;同时从别人的习作中吸取优点,使合作探宄的精神在作互评互改中体现得淋漓尽
7、致。2.互批互改中,学生肯定有很多话要说。比如哪个词用得好,哪个句子表达不准确,哪个片段不具体等,只要他们能感受到的、有疑惑的、有见地的都可以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进行了表达能力的训练。3.在互批互改中,学生地位平等,心理不受威胁,无拘无束。他们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角色不断变换。在评改中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学会合作,思维活跃,集思广益,促进“集体创造力”的发展。通过创造性的审视、评价他人的习作,进而培养创造性思维,并使这种思维活动达到激发状态,增强信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